說著,步景示範了一個動作,繼續說道:“步速逐漸減慢而至完全停止,應該流暢而均衡。停下來以後,戰馬應平整的站立,不可以歪著屁股站三七步,或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這就要靠騎士在這個過程中,腰背、腿、韁的充分配合運用,才辦得到。”
“你小子就以為光靠手拉韁繩鞭斥屁股戰馬就會停下來,你有那麼大的力氣嗎?”
王煒仔細品味著這些陌生的名詞,在他的腦海中,矯健的將領揮舞著長槍,胯下的戰馬或停或馳,或快或慢竟然隱隱的和步景講解融合在一起,一切變得清晰起來。
一圈跑過來,竟然連丁孝也不禁驚訝起來,還不到兩天的時間,王煒竟然在他們講解和示範之後就熟悉了這些動作,這更加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丁孝滿意的點點頭,道:“基本的騎術你已經掌握得很,下麵是一些戰馬和騎兵配合的動作,你多加訓練。”
步景在旁卻大聲呼喊著:“好小子看好了。”
“首先是移行,移行就是指揮戰馬由靜止到前進再到靜止,或讓戰馬變換不同的步伐——快慢,慢快等。在訓練時千萬不能讓馬兒傻傻的一直走或跑,你小子一旦上了馬背,就是你在指揮戰馬,而不是馬兒在指揮你。”
“記好了,不斷的移行與變換也使得戰馬能夠集中注意力,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一旦出現了錯誤就斷送了性命。”
步景說到這裏,嘲笑道:“當然,當你小子學會奔跑時你將會發現其實奔跑是很舒服很過癮的。”
隨著步景戰馬奔跑的聲音,王煒腦海中仿佛出現了一副副燦爛的圖案,一個矯健的身影,在滿是硝煙的戰場上揮舞著長槍,血濺起來的感覺帶有絲絲的溫柔。
到了第三天,步景和丁孝看到王煒縱使是蠢然一點,當然這也是為了打擊王煒說的話,但卻堅強,於是也把一套刀法一並傳授了給他,至於能夠領悟多少,是否能夠在四天後保住性命就要看他的福氣了。
那軍中的刀法卻簡單得很,不過是大劈、橫揮、順抽,橫掃、挑撩、斜斬、格擋和直刺八個動作,每個動作配上一句相應的口訣。王煒耐摔的本領高得很,挨打的本領卻更強,步景的木刀不停劈劈啪啪的打在王煒身上,剛開始時還害怕王煒叫苦,後來見王煒這小子竟然使起狠來,就是不吭氣,也就更加不給麵子了。
到了晚上,這八個基本的動作,王煒也算是明白了一大半,至於口訣也不算多,王煒打算先把它記住,以後有時間再慢慢參詳。
注:①我國曆史上有三大的名馬:“汗血寶馬”、蒙古馬和“天馬”。
汗血馬體格健壯,姿態優美,走山路如履平地。漢朝時,朝廷為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曾派使者用一尊純金造的馬去換取西域的優良馬種大宛馬,結果未成。到後來還是用武力搶來了該馬馬種,放牧於青海一帶。這種馬血管外張,奔跑流汗時看似流血,故稱汗血馬。這些馬為漢朝征討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
蒙古馬是世界名馬之一,在世界各地享有較高的聲譽。蒙古馬個頭不算高大,但耐力卻是全世界最好的。當年成吉思汗大軍腳跨蒙古戰馬,手持強弓、硬弩、鋼刀,所向披靡,橫掃歐亞大陸。在蒙古的大軍中,每位騎兵擁有數匹蒙古馬輪換騎乘,不要一切輜重,快捷的翻越高加索山,急速攻入伏爾加河流域,大敗俄羅斯大公的聯軍最後直抵匈牙利邊境萊茵河畔。
“天馬”就是今天的伊犁馬。西漢時期,西域烏孫就出產良馬。烏孫國常常向漢朝的皇帝進貢良馬。漢武帝非常欣賞烏孫馬的優良品質,並親筆賜名“天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