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往下望去,是一大片原始的楊樹林,筆直的樹幹直插雲霄。厲又力說:“東北真是好地方,楊樹都長成鑽天楊啦,真有氣勢。”
“是氣勢如虹,楊樹都是這個性格。這讓我想起了家鄉,我們村前的一道丘陵叫南嶺,南嶺上就有一棵大楊樹,樹圍七八個孩子牽手都圍不過來,小夥伴們總是不約而同地到樹下玩。那棵樹由於年代久遠,一到初一十五,就有老人在樹下燒紙,磕頭,成了人們膜拜的樹神了。我也極敬仰這棵大楊樹,每每走近它,就感到它的挺拔、堅強、向上。我喜歡楊樹這種給人力量的性格。”
“從這裏走過幾道溝川,就是日本人進行勘探的地方。”程哲又跟厲又力說起這十幾裏的崇山峻嶺,不僅原始森林茂密,地下還有巨大的鐵礦床。厲又力說:“過去看看。”
“還是不過去了吧,向前走不遠的一條溝川,從那裏可以轉回去。”程哲走在了前麵。走了沒多遠,他在三棵巨大的獐子鬆下停下了。這三棵獐子鬆長在陡立的石崖下,石崖久經風化跌落下的石頭,不僅厚厚地蓋住了樹的根部,還散落去很遠,成了大片的亂石堆。程哲在獐子鬆下搬動石頭。
厲又力不解。他走近了,看見了一塊露出的苫布,驚訝地說:“你在這裏埋下了什麼寶藏呀?我們闖蕩東北,不是真的發財了吧!”他好奇地掀開苫布的一角,看見了一堆木箱子。程哲說:“這就是我說起過的炸藥和炮彈,用過一些,還有這麼多,導火索和雷管也在這不遠。那門榴彈炮沒在這,在屯的不遠處藏著。”厲又力看著一堆箱子,“竟然這麼多,真發了橫財了。這可是好東西,這可是送鬼子漢奸上西天的巨大的動力啊!”
程哲把苫布蓋上,又搬動石頭,偽裝得跟以前一樣。“行了吧,生人是無法看出內在奧秘的。這大山裏本來就人煙罕至,就是偶爾有人來,也會是一走一過的,誰會往這方麵想。你們真是有本事,弄到這麼多寶貝!”厲又力說著豎起大拇指。程哲說:“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些東西小鬼子還沒用上,自己就挖墳墓把自己埋上了。可能是遇上了正義的武裝的襲擊,看得見的槍支被繳獲去了,可這些隱藏的東西,就留給我們了,這是費了好長間才倒騰過來的,藏的還嚴實吧。咱們臨回家鄉之前,是不是都得讓它響了?”
“那是當然,抗戰是地不分東西南北嘛。再說,咱們也不是說走就走。有這東西,就要多留意了,一定讓它發揮出最大威力。”厲又力說著,好像想起了什麼,“我大意了,路上在一家旅店裏,聽有人說起過,鬼子正在建一個叫什麼的武裝移民培訓大基地。他們透露說,日本移民在這裏進行武裝培訓後,再分配到各開拓團定居下來。我以為這樣的地方一定是個大場所,鬼子人數很多,就是有幾枝槍,也是鞭長莫及,也就沒深究下去。要知道有這炮,深究一下就好了。要是確定了目標位置,這炮能打幾百米,在遠處使勁轟它,讓這些一踏上中國地的武裝移民,一個個如驚弓之鳥,這對開拓團的打擊,可比炸死幾個鬼子大多啦。”
“那是什麼地方,離這多遠?”程哲問了一句。“什麼地方不知道,反正離這裏挺遠的。”厲又力說。
於是,他們談論著武裝移民這個話題,下山了。
大王叫我來巡山呐,那個呼爾哎嗨喲!
寶藏就在山裏邊啊,那個咿爾咿呀喲!
寶藏不是金燦燦呀,那個咿爾咿呀喲!
千裏的雷聲萬裏的閃啊,那個咿爾咿呀喲!
大王叫我來巡山呐,那個呼爾哎嗨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