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等著你的誇獎(3 / 3)

“太好了!太好了!謝謝老師。”這太過出乎秦可昕的意外了,因為編輯部裏除了老師,可都是出類拔萃的學生領袖,或者是各高校裏的拔尖人才,自己怎麼能勝任呢。梅老師似乎看出了秦可昕的顧慮,她以輕鬆的口吻說:“你也不用顧慮重重,編輯嘛,無非就是選稿、改稿,完成總編分派的工作。大家都是業餘的,兼職的,工作上的要求也就不是特別嚴格。周六一次例會,例會上總編會分配任務,聽取選改稿情況彙報,我相信你會勝任的。這可是一個極好的學習實踐機會,這對於每一個同學來說,都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你可要有個積極態度呀。”

秦可昕原來想的,是梅老師要告訴她文章被采用了,但還需要修改、潤色,竟冒出個壓根兒就沒有想的做編輯的事,她欣喜極了。

“我為什麼說對你是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呢,不用說參加選稿、改稿的過程,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字功底,提高一個人的文學水平,單就從文章的立意、觀點,也可以博采眾長,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最重要的是在定稿討論會上,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老師和同學,了解他們對一篇文章的不同看法,他們可都是權威和新秀呀,你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的,這對你的學業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從長遠角度看,再有一年你們就畢業了,有了這種曆練,畢業後,你的選擇就多了。本來師大出來的學生,多半是從事教育的,你是中文係的,又有了做編輯的經曆,你就多了一種選擇,可以去報刊雜誌做記者、編輯。《白樺林》周報雖然是學校的內部刊物,但也是僅有的一種高校聯辦的校刊。在學生隊伍中,在一定的社會階層中還是很有影響的,很有知名度的。你還不知道吧,現在《白樺林》不僅在各高校發行,還通過一定渠道向社會部分階層發行,反響很好。”

“你看,全是我在說了,咱們談點題外話吧,我想聽聽你對時局的看法。”看來梅老師已經把想要對秦可昕說的話說完了。

“這個嗎,我也說不好,但和同學們私下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常有討論的,但在很多事情上我們誰也搞不懂,有很多困惑。”

“就咱們倆人,不要有顧慮,想說啥就說啥,對時局的看法上出點格也不用顧慮,我既會對你負責,也會保密的,好嗎?”

“咱們國家這麼大,有國民政府,有共產黨,有汪偽政府,還有滿洲國,為什麼日本侵略者越來越猖狂?建立了個滿洲國,又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日本侵略者推行武裝移民計劃,是不是要長期霸占東北三省?我們國家是一個曆史上的文明大國,不應該四分五裂,應該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向蘇俄學習,建設一個民主的蘇維埃共和國。學生中多半是擁護共產黨、八路軍抗日到底的主張的,不讚成‘攘外必先安內’無能的獨裁政權。東北三省人民應該堅持抗戰到底,推翻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時間不早了,你說到這裏我已知道了你對當前時局的認識,我讚賞你的開誠布公,也了解你參加遊行隊伍時的積極表現,你很勇敢,作為一個女學生,我很欣賞你,咱們以後再談好嗎。”梅老師不再讓秦可昕說下去。

秦可昕站起來要走,梅老師也站起來,異常嚴肅地說:“關於時局形勢,我們應該堅信日本侵略者是一定會被趕出中國的,但需要長期抗戰,長期抗戰是一場偉大的鬥爭,我們作為個體,應該注意策略和方法,要學會保存自己,堅持鬥爭,這是不容置疑的,你懂我的意思了吧。今天我們的談話,隻限於我們兩人,至於同學們問起老師叫你什麼事,就說你寫了一篇散文,《白樺林》準備發表,談的是修改事宜。你回去真需要抓緊寫上一二篇,《白樺林》因形勢需要,將出幾期散文專刊了。你回去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