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已盼望著寒假的到來了。告訴你,再有一年,我就畢業了,你不是看問題很有見地嗎,那請你給謀劃一下我的未來吧。
以後有見麵的機會了,不寫了,我還要寫篇文章呢,就照你的指點,寫一篇探討學生運動與喚起民眾相關的文章。好了,有題目了,就叫《學生運動的啟示的啟示》吧。今晚擬出提綱,爭取一周寫完,寫完後就送到我們的刊物編輯部,要是發表了,學校的師生一定會爭相傳閱,對我更會刮目相看的。下次相見的時候,也一定會拿給你看,讓你看看我是不是有進步了,我可是等著你的誇獎呢。
“上自習課的時候,教研室的梅老師讓你去找他。”班上的學習委員告訴秦可昕。秦可昕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一定是她呈送的稿子,《學生運動的啟示的啟示》的修改事宜了。
梅如幻老師是中文老師,來校已經三年了。她是通過嚴格考試,在麵試時又舌戰群儒進入師大當老師的,國學有很深的造詣,在師生中乃至社會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梅老師是《白樺林》編輯部的編輯之一。梅老師在學校裏,極受同學們的愛戴和敬佩,她有高雅的氣質,有正直、正義、正氣的性格,又有遊刃有餘的社會生活能力,同學們特別是女同學,都把她作為自己的偶像。
“叫你來,是跟你說說你寫的稿子的事。”梅老師讓秦可昕坐下來。
“你寫的這個長篇大論,我是第一個讀者,讀後第一感覺就是文章有見地、有深意,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升華了認識,明確地傳出了一種思想,是一篇上乘之作,我很欣賞。我看過以後,傳給了其他幾位編輯,他們也認為文章出自一位女學生之手,其膽識更是難能可貴。”
“‘後學生運動學生可以做什麼呢,同學們都有父母、兄弟姐妹、親戚、好友、鄰居,同學們深入其中,廣泛宣傳抗日反滿主張,使學生運動發展成為喚起民眾的力量。民眾中藏龍臥虎,出來一個誌士振臂一揮,可能就凝聚起一股力量,一股打擊日寇的力量,一股打擊日寇的力量的出現,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日本鬼子斃命。試想十個八個中國人殺死一個鬼子,不用說在中國的日本侵略者不覆存在,恐怕島國上的日本人也不覆存在了。’你文中的這段話,編輯們都有評論,有的大加讚賞其論點有骨氣,有的卻說言詞太過激進,還是中庸一些為妥。”
“因此,經過編輯部認真研究,為穩妥起見,決定進行集體修改,後以本刊評論員的名義發表,也算是對學生運動征文的一個總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考慮到文章發表後,可能會在師生中引起反響,特別是‘喚起民眾,組織民眾,抗日反滿’的觀點,在學生中是前衛的,進步的,給人以宣揚中國共產黨主張的猜想空間,更甚者會認為高校有共產黨在活動。高校的師生不是鐵板一塊,當局已滲透到學校中來了,當局有可能為此惱火,後果還是很難預料的,有可能是嚴峻的。基於這種情況,以評論員的名義發表,攤子好收一些,當然編輯部要負責任,但編輯部一則是個集體,另則有些編輯在學校、在社會上有知名度、有地位,當局也或許擔心生亂,不會輕易發落。就說這些吧,既然你能寫出這樣水準的文章,我想其中的道理你是懂得的。”
秦可昕早就聽說過延安,聽說過共產黨,但共產黨在東北的城市裏基本處於地下活動。她雖然知道的不多,但她已揣測出老師的良苦用心,麵對自己敬仰的老師,她說:“就按照老師說的辦吧,我最大的心願是同學們看後,也產生共鳴,至於老師們認為需要改動,我沒有意見。”
“那這事就暫且這樣定下來。還有一件事要通知你,你猜猜是什麼事吧。”看見剛才還是表情嚴肅的梅老師已是滿臉笑容,秦可昕也笑著說:“那一定是件好事嘍。老師快告訴我吧。”“確實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因為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習機會,經《白樺林》周報社、編輯部集體研究決定,一致同意增補你為編輯部編輯。我向你祝賀。這是不是是件大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