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截高出地麵足足兩米,在建築行業中兩米以上就可以算為高空了,三十六根梅花樁組成的陣列樹立起來,端的是非常嚇人。
這是原淺草道場的練功場地,廖學兵特意保留下來的。
藤田英樹在中國竊取武學秘籍,特意花大價錢做了這麼一座梅花樁。
普通練習拳法用的梅花樁高不過一米,更高一些也就五尺,這座梅花樁卻是過高了,對新手十分的不友好。
原來藤田英樹並非按照資料設計,而是看了李連傑功夫電影後命人做出來的。
電影中為了追求視覺效果帶來的衝擊感,強調動作的精彩程度和主角際遇的凶險,在場景布置上總會比現實略微誇張。藤田英樹不明就裏,隻道電影能拍出來,自己為什麼練不成?
因此就有了這座高達兩米的梅花樁陣。建成後沒使用過幾次——藤田英樹上去就下不來了,拆掉重建又覺得可惜,隻好留著,正好成全廖學兵。
“上去試試。”廖學兵朝張敏赫努努嘴,在角落找到一根長長的竹竿,把一個燈籠挑起來,自己雙手抓持,懸在梅花樁陣的上空。
張敏赫這才明白廖師父竟是要讓自己上梅花樁踢燈籠。看那木頭寬度堪堪能夠站人,多動一動便有摔落之虞,在上邊踢腿難度極大。
他正有挑戰的意思,雙手抓住邊緣一根梅花樁頂端,腰部微微用勁攀了上去。
攀爬容易,兩腳立在直徑十五厘米的柱子上,看著地麵卻有些滲人。張敏赫還沒有多少動作,額頭已經微見汗水,努力保持身體平衡,
廖學兵把燈籠挑到他的頭頂,說:“來吧,讓我看看你的絕招。”
張敏赫想說如果我摔下去了怎麼辦,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站在狹小的梅花樁上,看似普通,實則十分凶險,跳起踢掉頭頂的燈籠再準確的落回原點,考驗的不隻是腿法,更有眼力、腰力、平衡力甚至是勇氣。稍有不慎摔個半身癱瘓都不是開玩笑。
“踢吧。”廖學兵又催了一句。
張敏赫再沒了猶豫的時間,仔細看準周圍幾根梅花樁的方位,當下高高躍起,一腳踢中挑在前方的燈籠。
他也沒有之前炫耀腿法的心思,燈籠的塑料骨架、紅布、燈泡嘭的一聲被踢得稀爛,在半空中紛紛揚揚。
張敏赫身體不受控製的下落,右腿早有準備,朝前伸出踏穩一根梅花樁,左腿後退撐住後麵另一根梅花樁。
倉促間方位記得不是很準確,左腿隻略略碰到梅花樁的邊緣,哪禁得起他下落的幾百斤重力加速度作用?哎呀驚叫一聲,身體不由自主向後栽落,重重摔在水泥地麵上。
燈籠碎片灑了他一頭一臉。
幸好張敏赫皮糙肉厚,挨這一摔雖然沉重結實,並沒有傷及筋骨。
他不好意思在廖學兵麵前喊痛,掙紮著爬起來,強作若無其事的拍打身上塵土,不料胃部情不自禁的一陣翻騰,捂著肚皮便把剛吃下的剩飯全嘔吐出來。
廖學兵連忙掩鼻,苦笑著說:“先別忙坐下,站起來調息運氣,繞著柱子緩慢行走。”
張敏赫感覺出了大醜,一張老臉登時又紅又白。
剛剛嘔吐完,雙手雙腳軟綿綿的,扶著柱子勉力站起,問道:“怎麼叫做調息運氣?”
“保持平穩的呼吸,不要大口喘氣,慢慢把氣吸進肚子裏,再慢慢的吐出來。注意,用肚子呼吸,而不是用胸口呼吸。”
張敏赫按照他所說的,繞著整個梅花樁外圈走了一圈,果然感覺舒服多了,臉色慢慢恢複紅潤。
“廖師父,這個調息運氣的法子好。”張敏赫很老實的去拿來掃帚撮箕,把嘔吐出來的汙物清掃幹淨,一邊說道:“其實跆拳道也有呼吸的法門,在運動中短促的呼吸……”
廖學兵打斷他的話道:“現在是你忘記跆拳道的時候了。”
“忘記?啊?是!”張敏赫不覺凜然,大聲應道:“我一定會忘記跆拳道的。”
“去演武大廳拿些墊子來鋪在地上,上去跑圈。”廖學兵指指梅花樁:“什麼時候可以半分鍾跑完三十六根柱子,什麼時候可以下來。半路摔下來了繼續上去重頭開始跑。”
“是!”
廖學兵拿粉筆給每根柱子標注了阿拉伯數字記好,從1到36繞完一圈,每根柱子都要踩到。
剛上去時張敏赫有些著急,又是站在兩米以上的高空,心情難免緊張,每次出腳必須先看準柱子方位踩過去,接著再到下一根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