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暗戀大姐(2 / 2)

工地改造基本結束,按照廖學兵原先的構想,日式建築通通改為中式風格,中間的大院小橋流水,樓閣涼亭,還移植了幾株柳樹,一派江南風物,拆掉神龕換上銅鍾,後院加上一條銅人巷。現場留下一大堆建築垃圾還沒清理,有幾名工人揮汗如雨,舞著鐵鏟裝車。

周經理陪廖學兵走了一圈,見對方神色滿意,拿出工程賬目單就要請他簽字。

“工程總價一百九十六萬五千元整。除去已經預付的五十萬元,還有一百四十六萬五千元的尾款,請您過過目。”

即使已經有心理準備,廖學兵仍感到吃驚,道:“怎麼這麼多?”

周經理經常和客戶打交道,熟知客戶心理,知道必須把疑問解釋清楚,笑道:“廖先生您看,這是工程的材料采購單,料子差不多都是最好的,這個涼亭的木料用了柳州楠木,一立方原料兩萬多呢,再加上師傅們的加工費,運輸費,算起來得小五萬了,還不算其他石料。還有你看那房子新裝的門窗家具,都是紅山櫸木,那花紋、那色澤、那質地、那手感,價錢都在這呢。”

廖學兵點點頭,走到銅鍾前仔細端詳。

銅鍾高一米,中心直徑零點六米,懸掛在亭子裏,上帶一排銅釘,池間不是《菠蘿蜜心經》,而是廖學兵最喜歡的王羲之手書《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這一篇充滿道家衝淡平和思想、抒發生死無常感慨的文章,再加上王右軍天下第一行草的書法,鑄在佛家象征意義的銅鍾上,可謂佛道儒三家齊聚一堂,各有各的風格,彼此交彙在一起,卻又十分和諧。

周經理跟上去,說:“在江南琉璃廠定製的,為了鑄這篇書法,師傅還做了新的模具,費了很大功夫,因此造價比尋常同樣尺寸的銅鍾要高得多。”

廖學兵微微頷首,目光落在小橋流水邊的三棵柳樹。

周經理笑道:“才從石蛇鎮植物園移植過來的,秋天移樹不容易活,請植物園的技術員吃了幾頓飯,花了好些銀子才把這件事搞定。”

廖學兵不置可否,接過賬目單龍飛鳳舞簽下自己的大名,說:“辛苦了,你明天去貞觀會所找袁野袁經理報賬。”

周經理大喜,連聲道謝:“廖先生有空嗎?我今晚請大家一起吃飯。工程也收尾了,中午我在村裏買了一頭豬開宰,師傅們表示一定要請您到場。”

中海本地的工地完工本來有殺狗吃飯的習俗,後來有工人不愛吃狗肉,周經理倒也懂得變通,就改為殺豬了。不過一頭豬的料子可要多得多,足夠做三四席酒菜,工人辛苦了一整個工期,最期待的就是這天。

“在哪吃?”廖學兵聽到有人請客吃飯的,十分高興。

“就在路口的何仙子酒樓,時間也差不多了,不如我們現在過去吧?”

何仙子酒樓其實就是路邊的大排檔,裝修好一些,幹淨整潔一些。

工人們坐滿三張席麵,菜肴陸續上齊,紅燒豬肘、油爆排骨、玉米燉大骨湯、梅菜扣肉、紅燒肉、爆炒豬肚、酸豆角炒大腸、泡椒溜豬肝、辣炒豬頭肉、紅油豬耳朵、豬血豆腐煲……

酒是啤酒和當地米酒,自己隨意,多少不限。

工人們輪番向周經理和廖學兵敬酒,廖學兵來者不拒,酒到杯幹,一席菜吃得賓主盡歡。

直到晚上九點多鍾才返回公寓,倒頭便睡。

朱雀武館選在十一月三十日開張。廖學兵認識的武林中人不多,沒法去請,就請了一些認識的人。鄧鋒和他兩個年輕的同事、千嘉順公司的莫老五、蘇影洛、班主任程德年等等。

乾光道場少主楊元輝投了兩百萬,頭號大股東,不用請。

葉小白和袁野自家兄弟,算是半個主人。

徐貞妍已經知道這件事了,表示到時候一定會去。

廖學兵還派人給盛元武館送了請柬,不管之前恩怨如何,現代都市中開設武館幾乎相當於開宗立派,按照規矩得通知一下。至於他們會不會送禮金過來,廖學兵也不在乎。

在紙質通訊錄上翻了半天,生怕遺漏了誰,總有個影子在他心頭揮之不去,但又總想不起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