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章 市高幹考試露醜(1 / 2)

早八點,平陽市內副科局以上幹部都聚到市第三高中。通知是聽省領導作報告。可幹部們一來進的卻不是學校禮堂,而是每三十人一間教室。總共七百六十名幹部被安排進了二十六間教室。

不用說,郭副省長真的要測試一下幹部們的文化底蘊。他也不願意這樣,可為了確定平陽水災的真正原因他又必須這樣做!前天他從北企回來,就交待屬下安排這場考試。考試題就是去年高中畢業考的自然和物理題。為了考試更具實踐性,郭又親擬了一道自然物理應用題。把平陽市區及周圍的地勢情況濃縮在一個村莊和四邊。當然那落槡河變成了小溪。村裏為了致富,決定在村東口小河南岸灘地上建魚塘,順河走勢,建一排十座。問:建魚塘的位置是否合適?如果合適魚塘靠河一邊塘壩多高為宜?這道題被列為重點,劃定滿分為四十分。郭心細,怕萬一考砸了讓幹部們難堪,又讓三高教務處加了兩道易算題,都是初一的因式分解數學題。意思是給大家抬抬分數。

幹部們每人一桌坐定,看著桌上給準備好的卷紙和筆就有些蒙了。省調查組的同誌逐屋給解釋一番他們才明白,原來是搞文化測試。這時有的幹部就猜出:這準是“廖大發”搞的鬼!不過,多數人心裏是安穩的,不就初高中課程嗎?那難得住誰?

可當試題一發下來。幹部們大都眼直了!哎呀!自然和物理呀?這和做幹部工作有什麼關係?在學校時這也是邊緣學科!從沒重視過。這可怎麼好?發愣答不出,要想相互抄抄和嘀咕,屋裏又有監考的。沒辦法,就蒙著寫吧!

簡單的測試,弄到十一點才收場。由三高教務處正規判卷。這回幹部們被讓進學校禮堂等著開會,並公布考試成績。

因為考題不多又簡單,試卷很快判完了。郭副省長和調查組的同誌閱卷,很快,他們的心都象被冷水泡了一樣難受。他們沒想到,即使另加了易算題,全體七百六十名參考幹部,六十分以上的僅有十六位!幹部們物理和自然題答上的沒有幾個。尤其那道物理自然實踐題,答對的人更少。那題正確答案是,加大離河距離易地建。如果答在原地建,壩高就不能超過半米,這樣也給一半分兒。可絕大多數幹部答案都是建高塘壩,壩高從二米到三米的都有。他們是怕被發水淹了魚塘。

得分最高的是市委邱書記,九十二分。他一邊答一邊暗笑,就你‘廖大發’這點兒小伎倆還想難誰?尤其答那道實踐題時,他一眼看破,這是平陽地勢的縮小版!提筆答道:魚塘挪離河灘一百米,速建!答案可謂精妙!後來他的高分在決定他是否留任起了重要作用,因為它讓省裏的那位敢再次為他說話,而且又硬氣。

市經委主任劉啟聖九十一分排第二。他受北企影響早,災害之前對護田壩的危害就有了認識,實踐題當然答對了。之外南河區張澤,平拖回小明,平紡廖華,紅石煤礦徐大力等有被撤職之憂的實踐題都答對了,因而他們幾位也及格了。這是水災中他們教訓深刻的緣故。其餘及格的都是教委等部門的青年幹部,並不知名。

成績公布後,也真讓人難堪!新任董市長,兩位副市長,市委那頭兩位副書記,均在不及格之列!最懊喪的是市委辦公室主任胡天成,他僅得三十七分!連那抬分的易算題都沒答上!覺得沒臉見人了!心裏卻恨出此招兒的人牙癢癢。

會上,郭副省長拿著一摞卷紙,往桌上拍了兩下,卻一時沒說出話來。表情沉重,眼裏還有淚花。

此刻市委邱書記也不認為此舉是某人的小伎倆了。他被自己的屬下出現的文化盲區震驚了!聽郭副省長控製著情緒這樣說:“同誌們呀!用‘觸目驚心’形容這次測試結果一點兒也不過分!你們不都是大學或者大專生嗎?不都有耀眼的文憑本本嗎?怎麼連初、高中的基礎題都答不上?……當然,這次主要測試了物理和自然,這不能全麵反映大家的實際文化水平。可這一‘盲區’正是要命的!說明你們的綜合知識遠遠不足,說明你們在麵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作中喪失了或缺發判斷能力!

“現在必須肯定:這才是造成這次平陽水災的最根本的原因!原來大家多是物理和自然知識盲啊?造成水災的那條護田壩,護的哪是田?那分明是落槡河的泄洪道!正是缺乏自然常識的人才提出修建它!我們各級主管部門居然還批了!他們也是物理和自然知識的貧乏者!水大了要從哪兒泄流你們不知道?壩壘那麼高、那麼長把水憋起來高位走你們不知道?北企一帶比市區多數地方高你們不知道?那護田壩往裏斜了十五度你們測不出來?……正是由於我們各級幹部都不懂和少懂物理和自然知識,才導致修建了這條隱患工程護田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