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撥客人是湯曉麗帶進來的。跟在她身後的中年漂亮女人讓玉生一愣,認出她是已故翟市長的夫人唐玉芝,是那次翟的葬禮上認識的。後邊還有三位,兩男一女;兩男中年,一女年輕。皆衣著講究,氣度不凡。
玉生迎出來,唐玉芝抓住他的手緊緊握握:“‘大發’,占你點兒時間,嫂子來求你了,這不,省宣傳部要出版你翟哥事跡書,你和他生前接觸多,你又是知名人物,記者要了解些情況。”
“好好!歡迎,歡迎!眾位請坐。”玉生忙往裏讓客,秦立娟也起身客氣。湯曉麗又給玉生幾位介紹其它客人,兩位男士是省宣傳部的,一位是出版署的郭副署長,一位是社教處劉幹事。那女的是省報記者,姓羅。
介紹完客人,湯曉麗對玉生說:“我正陪約翰從院兒裏檢驗聯機,接唐姐電話,我就帶人進來了。”說著她又對省裏客人:“你們問吧,這裏沒外人。”
“聽說翟市長在市區被淹時,乘衝鋒舟來過你這兒,督促扖牆泄流。之前也曾來此布置防災工作,你細講講整個過程。再有,你們留下什麼記載沒有?”劉幹事說。
“實際情況是這樣,水災前,在我們廠街開業那天,我陪翟市長上北企院兒中水塔看水勢……”玉生就把水災前和水災中翟來北企的情況都細講了。秦立娟又給做了補充,之後,玉生又拉開桌抽屜,翻出兩樣東西遞給劉幹事。一是幾張他和翟在水塔上看水勢比比劃劃的照片。二是他攛掇市經委主任劉啟聖下的防水災通知。
劉幹事一看相片,喜形於色:“好哇!這正是需要的。”
幾位客人傳看,盡皆叫好!到了唐玉芝手裏,看得傷神:“‘大發’呀!難得你有心,這可能是你翟哥在世的最後工作照了!這字也配得好:‘翟市長北企察水情。’”說著她停下問:“誰拍的?市政府咋沒有?”
玉生說:“這還真是翟市長秘書拍的。那天他們臨走,秘書給我幾張,我覺得有紀念意義,就去多翻了幾張,並加上了字。”
湯曉麗說:“是秘書小楊拍的。聽他說,翟市長在北企車間、在產品前和塔上拍了十幾張呢!可他把相片一直放在公文包裏,發水那天公文包水泡了,相片都廢了!”
“這個粗心的小楊!”唐玉芝挺惋惜,又叨咕:“就是救災現場的照片沒有。”
原來翟市長指揮救災時沒帶秘書,他在救災現場一張照片也沒留下。人後來也沒了,補照也不可能。這對出事跡書籍是個最大的遺憾!
“哎?還許有呢!我給找個人來。”玉生猛然想起水災那天娥子拿照相機亂拍,就給她打電話。
客人滿懷希望地等待,唐玉芝指著桌上的材料問:“那是什麼?”
劉幹事把紙遞給她,她看後說:“呀,這又是證據!這不分明寫著按翟市長的指示,各企業迅速做好防水災準備嗎?後邊還有市經委大印!曉麗,你明天把它交給省調查組,讓想往死人身上推責任的人住嘴!”
湯曉麗答應,接過市經委通知。這時,娥子一陣風似的進屋,把一摞相片摔在桌上:“需要哪張,自己挑!”
客人都過來翻看,劉幹事拿起一張看看,是一張翟市長的船上照,他在船頭站,身後是一個穿水上救生衣的軍人。背景是北企車間。他又看高興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出書最大問題解決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