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教授說(2 / 3)

馬西森像在學校教學一般向他眼前的大衛發問。他知道,對於在這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長大的大衛來說,這不算是一個問題。但就像他在學校講課一樣,要不時地穿插著問題,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用提問和回答來銜接。

“救贖。耶穌對人類的救贖。”大衛配合地回到到。

“回答正確。救贖。按基督教的教義,人生麵帶有原罪。那就是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致使罪惡與魔鬼纏身,而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帶有原罪,無法逃脫痛苦與死亡的必然結局,耶穌在兩千年前降臨人間,為的就是成就上帝的救贖工作。(作者注:在基督教中,隻有一個神,那就是三位一體的上帝。三位一體,包括聖父、聖子、聖靈。聖父就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靈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運行於教會與時間萬物之中,而聖子,即是兩千年前降世為人的耶穌·基督。)還有就是告訴人們要‘愛人如己’、‘轉離惡行’、‘盡心愛上帝’。基督教講‘世界末日論’。就是說,人類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總有毀滅的末日,而在末日到來之前,耶穌將第二次降臨人世。到那時,他將要審判全人類,讓每一個人都站在神的審判台前,按照個人一生所作,所行,所思,所言的一切接受神的審判。信仰基督並按基督的教導行事者,將升入天堂,擺脫人世的苦難,而十惡不赦者,則將受到公義的刑法並被打入地獄。而救贖到底是指什麼呢?瞧瞧,宗教的東西一說起來就沒個完。”馬西森對著大衛笑了笑,“救贖是指耶穌心甘情願的被人釘上十字架,幫人類承受了一切的罪惡,在末日審判時,他將有能力讓那些信仰基督並按基督的教導行事者的罪惡赦免,而讓他們升入天堂。以上這些,就是基督教的背景,一定讓你這樣一個無神論者聽來感覺很枯燥。”馬西森說完癟了癟嘴。

“不會的,馬西森先生。背景資料是必須的,就像我們在辦案時必須首先了解嫌犯的背景一樣。”

“那好,現在我們就開始去抓這個‘嫌犯’:‘諾斯替’派。而在講‘諾斯替’派之前,我們又不得不提到瑪利亞。這個瑪利亞,並非指聖母瑪利亞,而是指另外一位:瑪利亞·抹大拿。在《聖經》裏,她是耶穌的一個門徒。而近年來,許多研究宗教曆史的學者相信她與耶穌是結發夫妻。休伊特教授和都是其中的一員。我們的證據有很多,比如說1945年被一位農夫在埃及北邊的拿哈瑪地城的一塊田裏無意發現的被裝在一個紅色陶罐裏的大量紙莎草古卷。在這些古卷中,記述了早期基督教的重要曆史。在這些古卷的許多地方都提到瑪利亞·抹大拿(Mary Magdalene)是耶穌身邊一個非常重要的門徒,她對耶穌的理解比其他人都要深。而在這些古卷中的一部分——《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中,瑪利亞·抹大拿更是核心人物。此福音書中提到瑪利亞·抹大拿是耶穌最喜歡的門徒,瑪利亞在耶穌與其他門徒講完公開課後還能單獨接受耶穌的教誨。她了解關於耶穌的許多其他門徒無緣知道的信息,而最重要的是,古卷裏還提到她就是耶穌的‘配偶’。基督教會從不承認這點,所以那些古卷特別是《腓力福音》都被他們稱為‘偽經’。但是,即使在《聖經》裏,我們也可以發現,瑪利亞·抹大拿絕對是耶穌身邊的一個重要角色。在耶穌生命的兩個重要時刻,她都在場:在耶穌受難被釘上十字架時,其他門徒都躲了起來,而她在刑場目睹了耶穌的死;耶穌死後,她去給耶穌擦香油守靈,又是第一個發現耶穌複活的人。而教會則從不理會這些,而是把她看作一個有悔改意圖的妓女,追隨耶穌的一位普通門徒。確實,在《聖經》裏,那不知被修改過多少次,才在公元二世紀末最終被教會完全認定的一本所謂的‘正典’集裏,的確有一兩句話是這樣說的。但我們認為,那就是教廷對瑪利亞·抹大拿身份的一種掩蓋。他們故意把她說成是一個妓女,來降低人們對她的注意力。而教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顯而易見的理由是,耶穌有妻子的事實是對耶穌神性的破壞。教徒無法接受神聖的主耶穌竟然像凡人一樣和一個女人結了婚,甚至還有了小孩。教會要標榜耶穌的神性,要壯大教會就必須將瑪利亞·抹大拿這個人的真實身份在《聖經》和人類曆史中永遠隱藏,《聖經》中說,當年耶穌在升天前親自任命彼得為教會最高領導人,在學術界中,有另一種說法,就是說當年耶穌升天之前把教會的最高權力交給了他的妻子,因為瑪利亞·抹大拿當時懷有身孕,就要臨產,所以耶穌就請他的使徒彼得暫時代管了教會。也許是為了維護耶穌的神性,真正地將教會發展壯大,又或是不想釋放權力。總之,在彼得成為教會臨時的當家人,耶穌升入天堂之後,耶穌的妻子瑪利亞·抹大拿就被教會排擠了。他們不認可她的地位,並否認了她是耶穌妻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