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華夏的文明,仍舊存在啊。”索菲亞美眸流盼,不解地問道:“這一點就足夠了不是嗎?”
“嗬,姑娘所言甚是。”桓伊淡淡歡笑,看似簡單的笑語,卻仿佛又另有深意,那雙眼中忽閃而逝的某中東西,讓人抓不住,卻想窺視,不知不覺間人已經被吸引。
輕吸一口氣,桓伊複仰霧長歎,吟詩曰: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雖然我不是很懂詩賦,那些曆史典故,也鮮有所知,但多多少少,能理解桓先生你的思緒。”索菲亞隨著詩賦的情緒起伏,也落入了一股無盡的感慨之中。
“多謝姑娘。”桓伊勾起一絲苦笑,自袖中取出一枚青笛,道:“姑娘雅量高致,既能知吾心,在下這便以笛音一曲,贈與姑娘如何?”
“笛子?”索菲亞在雲言宗的書籍上見過,不過現實中這真正的笛子,她還是第一次見,那青笛節棱分明,潤揚有光,稍有無法掩飾的婆娑之色,看來也是一件曆經興衰的古物,飽含滄桑,臻為寶貴。
“好不凡的笛子。”索菲亞當即就為之一怔!
桓伊溫柔地撫摸著笛身,淡淡回道:“此笛名為柯亭笛,本乃是先漢大師蔡邕所持,後中土戰亂,幾經轉離,最後流落於我之手,我亦愛好音律,故甚愛此笛,常不釋手,閑來之餘,作曲笙歌,也是人間一大美事。”
“那…桓伊先生,我能有幸,觸摸此笛嗎?”索菲亞在至今為止的人生當中,見過最多的手工物,幾乎隻有鐵冰冰的兵器,她是多麼想握一握,碰一碰具有不朽文化沉澱的笛子!
“自無不可,但請姑娘稍加留心。”桓伊輕輕囑咐一聲,遂將柯亭笛雙手交與索菲亞。
索菲亞亦是雙手接過,以示莊重,那柯亭笛很輕,但不知是何緣故,她卻倍感沉重,自己能拿得起死神大鐮刀,竟在這笛子麵前,變得蒼白無力。
“桓伊先生…能跟我說說柯亭笛的來曆嗎?”她緩緩撫摸著笛身,有山一般的穩重,也有水一樣的柔和,無不令人感到舒適,興許是愛屋及烏,她也因此對柯亭笛蘊含的前後故事,提起了難得的興趣。
“好,姑娘即問,在下自然與姑娘細細詳說。”桓伊俊朗的目光含著讚許,整理思緒,開始為索菲亞講述道:
“昔年,蔡邕奉漢帝之命,對關於國家大事,發表了一文評說,但那時漢帝昏聵,朝政被宦官所把持,蔡邕之舉,觸犯了宦官,因此,他被判罪充軍,流放到千裏冰封的遙遠的北國去。
“不久,朝庭大赦,蔡邕獲釋回家。全家大小離開荒涼的雪原,跋涉來到五原地帶,卻不料又得罪了當時的太守王智,隻好轉道南行,逃命江海,遠走吳會,過著無家可歸的流浪生活,好在他向有高名盛譽,不時有人接濟,因此不至於流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