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乃我昔日帳下,一心腹羌人策士之子,與山間賊寇一戰,我點兵失策,導致他身處絕境,最後關頭,他想出一計,以自身被山賊所殺為代價,保全了大部分留守的軍隊,而他,唯有遺一封書信與我,讓我照顧好當時不過二十歲的兒子——龐牙。”
“故人之子相托於我,我亦養之如親子,可惜…可惜…造化弄人,沒能教育好他,也有我劉葛的過錯…雖然我也多番訓斥過他,卻不見有過什麼悔改,而他的縣長之職,乃朝廷所授,我無法剝奪,又因故人之由,不願大義滅親,甚至還幫他糊弄督察縣官的監禦史大人…放縱他如此,卻不知害了多少百姓…唉,說什麼都晚了。”他眼神閃爍,又微微搖頭,盡是可歎模樣。
“太守前輩…”翼軒想要說些什麼,可口中偏偏又無言以對。
為了一名故人之諾,眼見百姓生於水火中而不救…隻要身是局外人,誰都知道這其中孰輕孰重,但當局者迷,連翼軒也不知道,若是把自己放在劉葛的角度,是否能以大局為重,會不會做出與他一樣的決定?
他想起雲言宗一副卷軸記錄的曆史,以往有段曆史,當時神龍大陸,是天下三分的,蜀地的君王一生致力於天下統一,然而卻打了一場大敗仗,國力大損,間接導致了現在天下四分的局麵,不到兩年,就憂鬱病亡,將太子托孤於心腹丞相,丞相年少時遇見先帝,以為伯樂,心中常懷感恩,故而銘記先帝遺誌,多次北伐,卻因國力弱微,六出祁山而無功,徒損國力,百姓生活貧苦,麵皆菜色。
誰不說那位丞相不是位好丞相呢?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不惜放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而是窮其畢生的精力去完成先帝的遺誌,夙興夜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身心耗盡而病亡於戰場。
但誰又說那位丞相是位好丞相呢?為了先帝一個幾乎不可能的遺願,傾舉國之力,去以卵擊石,常年用兵,使百姓常受親人離別之苦,農桑荒廢,食不果腹,衣不保暖。
當小義大仁碰撞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劉府君。”慕容玉聽罷劉葛所述,也不禁輕歎,換了一種更為熟悉的稱謂:“龐牙種種是非,慕容身外之人…不便評斷,我理解您的感懷…然而如今的要點,還在查清凶手是何人,是人,亦或妖魔,這也算…給劉府君的故人,最後一個交代吧。”
慕容玉繼續道:“說來也是慚愧,昨日暫住客棧,我等離龐牙府衙不過數裏之遙,卻沒能製止慘案發生,若果是山中妖靈所為,慕容自當竭盡所能,為百姓除害。”
話雖如此,慕容玉心中卻暗暗不解,以自己的修為,即便是妖靈深夜作案,也必能感覺得到,可自己竟無有察覺,難道那妖靈的境界,能逃出自己的查探?龐牙雖然名聲狼藉,但怎麼會招惹如此高強的精怪?
既然如此,則是另有高人,見龐牙為禍汶江,一時義憤而殺之?!
頭緒不清,慕容玉又詢問了些許消息,卻基本沒有什麼大的價值,無奈之下,隻好起身告辭了。
“既如此,萬事便有勞慕容先生與這位公子了,劉葛謹代表汶山子民,向先生敬謝!”劉葛畢竟是武官出身,不是什麼柔弱的男人,感懷故人,也隻會在內心深處,不能露於表象。
他親自將翼軒師徒二人送出太守府門外,臨別前,又重重地行了一禮,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是真誠的感謝。
“慕容先生,後會有期了。”
“劉府君,告辭。”慕容玉與翼軒也拱手,拜別了他。
走到路口,翼軒卻還深深回頭相望,隻見劉葛仍站在門外,目視天際,不知作何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