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初識頑皮女(1 / 2)

武器總有損毀或不在身邊的時候,古時武林之中有單獨修持某種兵器的門派,以劍居多,多有‘器在人在、器亡人亡’之說。

那所謂的武士氣節、風骨純屬放屁,所依仗的武器,其實是指最強招術都沒有了作用,剩下的隻待等死。

所以華夏武林各大門派皆習徒手技法,頭、肩、拳、肘,腰、膝、腿、足,隻要使用得當,無一不是功敵之利器。

這種徒手格鬥技法在華夏多稱拳法,卻很少有哪門拳法單單隻用拳式,即用拳者,不過握如虎爪或虛成掌式,少有五指全握者。

隨後形成了多種流派,不同的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以及數量不等的跳躍、平衡、跌撲、滾翻等動作與技術組成各種風格和特點各異的拳法套路。

少林拳最初既完全歸於長拳類,樸實無華,剛健有力,結構嚴謹、節奏鮮明,來去風速,勢如破竹,利於實戰。

天下武功出少林實乃謬論,到是少林功夫融合了天下無數法門,單是拳法既吸收了迷蹤門、八極門、羅漢門、燕青門、潭腿門、二郎門、行者等各門武術的精華。

這百步神拳更是其中翹楚,剛中寓柔,剛柔相濟,攻擊範圍遠達百步之外,可於法術媲美,自然一下就吸引住了梁超。

一頁頁翻著墨香殘流的書卷,從剛勁的字跡中逐漸領略了百步神拳的大至修煉步驟。

拳分五式,仿鶴、蛇、豹、虎、龍五獸之形,分別運用人之一身精力氣骨神,自潛及深,交修互練,始臻上乘。

內外兼修,定要熬煉出個百戰之體!

木桶的容積,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版,武學之道亦是如此,平衡非常重要。

梁超習練功法,不是按名頭和威力,而是自身所虛,他堅信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理,梁超沒有刻意的專修哪類實戰之術,而是秉著藝多不壓身的原則,被師兄們斥為貪多嚼不爛,行空卻從未說過什麼。在梁超年幼時就認為,英雄俠客是無所不能、百藝皆精的超人,雖說長大之後明白人的精力終究有限,一鍋燴很容易落個一事無成。

既是說,武學之道,不可單練一項,亦不可囫圇吞棗,要有自己所專擅之處,其他也要保持大致的平衡,最關鍵的是個度!

最適合的方是最好的,最強的,這是梁超的始終堅信的武學理念,他要做那自創武功的一代宗師。

沒有閉門造車的大師,欲自成一邁,除了獨具特色,兼收並蓄更是重中之重。

執掌武林牛耳的師門少林既是如此,吸收百家功法,推陳出新,越來越強,方成天下第一!

因此,隻要見到某門武功有可取之處,即使無法理解其意,梁超也會強記下來,藏經閣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究其一生,不知偷入過多少門派典藏功法秘籍之所。

數百年後,梁超終於依著自身的特點和修行經曆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那已不單單隻是武道一途,這又屬後話了……

大略讀過後,梁超又重頭翻起,一字字細細品讀,每每到有所領悟時既忍不住站起身施展一番,武到興起不覺間使上了真氣,腦海中更是虛構出了個假想敵,房中的家具器物難免遭了殃。

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會淡忘很多生活瑣事,時間捭開來都感覺不夠。梁超就這般過了近兩個日夜,想起還有事要做時,日頭已漸漸落下,離父親千叮萬囑要參加的宴會開始隻有幾個小時時間。

看著亂糟糟的房間,梁超不禁宛而一笑,這情景讓他記起了三年前剛獲得蟒氣訣的時候,場景那麼的相像,可自己以不在是當初的模樣。

恢複房間原樣這偉大的重建工程因難度過大被拋擲一邊置之不理,唯一的作用是使梁超生起了建一間練功房的念頭,揮之不去。

梁超剛從少林回來沒幾天,哪有什麼正裝,更別提晚禮服,現在在準備也來不及,索性衝了個涼水澡,換上款喜歡的休閑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