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灞柳風雪(3 / 3)

“有公子想陪,那這一路就不寂寞了。原本是有馬車的,但人家希望和公子多說幾句,便叫馬車去了東門等候,真是有勞公子相送了。”她高興道。

有馬車不做叫我送這分明是存心找茬,可我隻能笑著說:“區區小事尊主不必掛齒,不若現在就走吧。”

趁著天還不大亮,我也不希望別人看到我和她走在一起,便急忙要求上路,她也微笑著點頭答應。她就帶著我向東門走去。

一路上她邀我談些我自己的見聞,我憑這自己的知識在美女麵前炫耀的胡亂侃了一氣,有時候她聽得驚奇不已,有時底頭沉思,有時又懵懂不知卻又好奇問下去。就這樣和她說久了我發現她和作晚的她判若兩人,若不是見過作晚那場驚心動魄的刺殺,我定以為她是個青春活潑的女子。和美女一路侃來轉眼就到了東門城門,看到東門心裏就高興起來,終於可以甩開這個麻煩了,我可以安心去對付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來到東門的時候天已經亮了,還下起了小雪,我一看見城門守門的士兵便皺起眉頭。她一見便笑道:“丞相知道這城牆是攔不住我的,作晚我既能離去,那丞相估計也沒在想過能捉到人家。而且作晚的事估計丞相現在還沒穿出呢。”然後便為了證明給我瞧似的直徑走向了城門。

那些守城門的士兵看見她來的確起了異樣,但卻是因為她的容貌。匡衡果然沒有下令捉她,這樣看來他們兩個好像已經鬥了很久了。這樣我便放心的走了上去。

出了東門不遠,便見到了剛破冰的灞河,灞河河堤上全種著那千古傳誦的柳樹,現在是冬末春初,柳樹上已經結了些綠兒。更慶幸的是今早下起了小雪,略有風過那雪以柳枝便亂舞起來,煞似好看。這不就是‘古長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風雪’嘛,這隻能讓在書上才能欣賞到的美景,如今真實的擺在眼前使我不住的念道:“‘古橋石路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好個‘灞柳風雪’。”

當我回神過來看了下她,發現她在注視著我,我便尷尬的道:“還請尊主指點。”

“公子好文采。詩且不說,單這‘灞柳風雪’四字,便將此時景色意境全然收聚。以前人家還有些好強,但現在終於明白人家真不及你了。”她說道。

被她這一誇,我的臉便不自主的紅起來便忙說:“尊主的馬車在那。”

“那。”說完便指向遠方,我順著看去,果然見一輛馬車停在那裏。她也知道我催促她上路,也不再駐足賞景。

有灞河,當然有灞橋。而且這灞橋是中國古代最早有記載的石橋之一。馬車也就停在灞橋的的另一頭。見到這有名的灞橋我的興趣大來,這座早已毀壞的名橋現在卻實在的擺在我麵前。等送走了雲門尊主,得好好看一下。

來到馬車前,她轉過來麵對我道:“多謝公子相送,這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了。”

看見她神色有些憂傷,心裏也泛起一股離別之情。和她雖然相識不久,我以為也算個朋友吧。恍然想到這‘折柳相送’便始於灞橋,按年代現在還不流行,現在我就作個始作俑者吧。

我便轉過身走向一株柳樹,正想折段柳枝時,突然感到背後一陣痛,心裏叫了句:媽的,還是被暗算了,漂亮的女人真不可信。便沒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