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群裏一陣驚歎聲。
老股民說:“我深有體會,這幾年買茅台,年年漲價,還有幾個月就要過年,肯定又要提價了!”
“老股民是有錢人啊!”股民晨陽打趣道:“我平常隻喝二鍋頭啊,偶爾喝喝茅台過過癮”
老股民說:“現在經濟發展快了,有能力買茅台酒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茅台酒也越來越貴了。”
悠然的心說:“有時候去專賣店,想買茅台,就是太貴了,沒舍得買。聽我爸爸說,80年代的時候茅台一瓶才8塊多啊,現在快700了。漲價幅度好大。”
張元一說:“因為缺貨啊,上次去專賣店了解,老板說,快到年關了,茅台的庫存又不足了。物以稀為貴,缺貨,自然就貴起來了。這符合市場價值規律。”
悠然的心說:“我爸以前有個朋友是茅台酒廠的,有次告訴我爸,說釀造茅台好像要什麼別別的紅纓子高粱,還要通過發酵形成什麼茶酸、香草醛等各種香味物質,最後形成茅台酒特有的芳香物質呢”
老股民問:“悠然的心是在酒廠工作?”
悠然的心說:“是的,所以了解一點。茅台酒的生產條件很苛刻,所以產能方麵應該存在天然的缺陷,如果再加上人為限產的話,產能就更是跟不上。”
張元一說:“悠然的心說到點子上去了,產能跟不上,又想賺錢怎麼辦?提價啊!”
LB問:“年年提價,還這麼多人買?”
老股民說:“因為茅台酒廠很會做生意,酒好不說,還總往產品裏加文化,說故事,你看茅台走高端路線比較多,什麼定製酒啊,生肖酒啊,陳年酒啊,紀念酒啊等等,再加上咱們國人對茅台又迷信,一些宴會、招待上哪能少得了茅台啊!”
張元一說:“我前段時間也關注過茅台,還研究了下茅台過去幾年的財務報表,發現茅台的業績總是這麼好是有原因的,就是茅台公司每年都進行相應的財務調整,好年份隱藏利潤,差年份釋放利潤,從而實現業績的平滑增長!”
老股民問:“隱藏利潤?茅台怎麼能隱藏利潤呢?”
張元一說:“這就和會計原理有關了。會計原理是,母公司報表反映的是酒廠的數據,合並報表反映的是銷售公司的數據。酒廠釀酒後低價賣給銷售公司,主營業務成本記到母公司;銷售公司不生產酒,隻是加價對外銷售,沒有主營業務成本,因此合並報表不會增加主營業務成本。”
“從理論上來看,母公司報表上的主營業務成本應該跟合並報表上的主營業務成本相等。如果合並報表主營成本小於母公司主營成本,這說明銷售公司有一部分主營業務成本沒有確認,其實也是一部分收入沒有確認。如果預收賬款和現金流仍然不斷流入,這就說明,公司的產品並未滯留在銷售公司,而是產品發出去了,但是沒有確認收入。——這就是公司隱藏了利潤。”
“原來這樣啊!”群裏的股民恍然大悟。
“元一真厲害,這也能分析到。”股友紛紛點讚道。
老股民也說:“元一懂的的確比我們多。”
“我也關注過茅台近幾年的財務報表,的確存在合並報表主營成本小於母公司主營成本的情況,看來茅台公司還真隱藏了利潤。”
“這麼看來,從長遠看,茅台股價還會漲。現在就有很多喝白酒人說‘茅台酒是酒中的奢侈品,你看那瓶子做的都是藝術品,投資茅台跟投資珠寶瓷器字畫差不多’,這麼說,投資茅台可能還真是一種另類投資呢!”
悠然的心說:“茅台酒有文化,還在不斷的講故事,甚至有分析師說,茅台酒是‘千年積澱,香醉天下’啊,其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漢朝初期呢!”
愛喝酒的娃娃說:“茅台酒的品質也是杠杠的!存放時間越久,質量約好,價格也就越高。”
小蘋果說:“那我明天去買幾瓶茅台,說不定幾年後我還能發個酒財呢!哈哈”
張元一說:“今天咱們的討論比較有意義哦,也堅定了我的信心。”
“我要買點貴州茅台的股票。盡管價值投資在當前市場不具有普遍意義,但茅台可以做一個點來試試。”
讓張元一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嚐試卻成就了自己一個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老股民又說:“不過最近大盤形勢不好,茅台股價有沒有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已經48元了,從技術麵看,前複權後,茅台在高位橫盤啊,我要不要把茅台賣了等跌下來再買呢?”
老股民貌似詢問,又貌似自言自語。
“現在不是有個笑話嘛:買入茅台的投資者和賣出茅台的股民相遇,互道一聲傻X,然後各自欣喜離去。”
張元一說完頓了一頓,然後肯定地說道:“如果是我,即使現在回調,我也選擇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