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極個別不成功個案吧,巴菲特還有其他投資失敗案例嗎?”丁川毫不客氣地反問道, “你可別把個別當全部了!”
“其他案例,也有!”
張元一看丁川好像是刻意針對自己,不禁好笑,於是把曾經看到的資料一股腦地往外倒:
“再如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至98年市值增長11倍,年均複合收益率27%,實為投資中經典案例。 但是過猶不及,98年以來可口可樂成長緩慢,市值基本上沒什麼變化,而巴菲特一直持有至今,成為其投資敗筆。”
“還有就是,巴菲特93年以換股方式收購德克斯特鞋業,德克斯特95年後利潤下滑,而且常常虧損。巴菲特視之為平生最糟糕的一次投資。”
“最近的2005年寶潔收購巴菲特持股的吉列時提供了換股及現金兩種選擇,巴菲特選擇換股。 但06年至今寶潔股價一直處於橫盤狀態,巴菲特無奈之下也減持了一半的股份。”
張元一對自己的記憶力很有信心。
“我靠,我隻是問了一句還有沒有其他案例,你特麼的說了這麼多!”
丁川心裏大為不爽,感覺麵子丟了一地。不過也覺得張元一所說不虛,心裏不禁嘀咕:“你特麼的知道這麼多,還說自己沒什麼研究?扮豬吃虎?”
張元一進一步強調:“所以,我雖然讚成價值投資理念積極意義,但我不認為長期投資就可以等同於價值投資。
“果然是來拆台的,我剛才的結論就是長線投資才是金,結果這小子來了句價值投資不等同於長期投資!”
往左右看了看,丁川看見有些女同學有點花癡地看著張元一,感覺更不好了。
“是嗎?那你是說你有更好的投資方式咯?”丁川反問了一句,語氣中帶著諷刺。
張元一看丁川嘲諷的發問,心裏也有些不爽,“我發言,你特麼的這麼多問題?”
看了一眼丁川,不禁加重了語氣,繼續說:
“我沒有否認價值投資的積極意義,價值投資很了不起!”
“我剛才說的很清楚,我隻是從巴菲特的投資案例中認為,長期投資不能等同於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最後一定要得利,而長期投資則有可能虧損。”
同學們點點頭,丁川也不得不承認,張元一這句話沒問題。
張元一又看向前麵的同學,說:“我覺得在外麵滬深兩市,投機色彩如此濃厚,你進行長期投資,往往會做過山車,我們班有很多同學炒股,做過山車的少嗎?不少吧!”
有些同學聽到這,紛紛點頭。
“那你說怎麼才能避免做過山車?”丁川又問道。
其他同學一看,丁川這是又和張元一杠上了。
看來今天又是好戲連連啊!知道丁川和張元一梁子的同學心中巴不得看點熱鬧。
“借用一句古話:‘天有陰晴,月有圓缺。’在咱們國家,經濟有起有落,公司業績在不同年份也會有好有壞,因此上市公司的股價起伏就是一種常態。再加上滬深兩市的投機性,這種起伏就更為明顯。”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我覺得對股票采取‘順勢而為’的態度可能更好!”張元一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結論,也是他這段時間對股市思考的結論。
“好,講的好!”有同學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