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通過觀察發現擷英斯基的哥薩克騎兵非常有戰鬥力,比八旗精銳有過之而無不及,就起了招攬之心,而且他發現擷英斯基非常貪財,典型的要錢不要命的主,因此拿出五百兩黃金來雇傭擷英斯基的哥薩克騎兵團,並且額外給擷英斯基五十兩黃金作為酬謝。
擷英斯基在俄國就是一個普通的哥薩克上層分子,哪裏見過十兩以上的黃金是什麼樣,當即就答應了豪格的雇傭請求,再說眼看就要到冬季了,他們返回莫斯科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反不如在異地多賺些錢財,在他們哥薩克看來,給沙皇賣命和給豪格賣命沒有兩樣,賺的都是一樣的錢。
哥薩克騎兵果真是驍勇善戰,在他們的推動下,八旗軍很快突破了明軍的陣地,和明軍展開了白刃戰。
吳三桂手持關公刀,將生平所學全然施展出來,他現在有些後悔沒有早點聽張煌言的建議,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損失。
當吳三桂看到了突破己軍陣中的那些大鼻子,略微愣了愣,看來這些異族人就是張煌言所說的那支援兵,此番真是他的指揮失誤,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豪格會有這樣一支援兵。
明軍雖然以火器為主,但是冷兵器的練習和身體素質的提高一直沒有停止過,白刃戰對他們來說雖然不擅長,但是也絕不怯於應付,況且誰都是一條命,豁出去了還不是那麼回事嗎!
吳三桂率領中軍出戰,給張煌言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撤退時間,當他率領輜重部隊撤離戰場後,心中不禁祈禱吳三桂不要出現任何意外。
戰鬥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吳三桂撤出戰場後清點人馬,除了被張煌言撤走的輜重部隊和四千人馬外,吳三桂手裏還有不到三千人,也就是說和豪格作戰的這半個月,他損失了五千多人,這是他帶兵以來所沒有過的情況,被譽為常勝將軍的他打敗仗了。
張煌言見吳三桂平安和他會合,懸著的心立馬落了下來,看到吳三桂一臉頹廢,勸道:“軍長,這一仗豪格起碼損失了一萬人左右,算來我軍仍是敗中有勝。”以五千人的傷亡消滅了對方一萬人,這怎麼說都不能算是敗仗。
吳三桂歎了口氣,道:“我打敗仗是毋庸置疑的,有時候打敗仗並不是看兵力的消長,這一戰我軍在氣勢上已然輸了,真沒想到豪格會有這個魄力,他手中也就那些人馬,拿出一萬來將我軍擊退,真虧他幹的出來。”
張煌言道:“我剛才在路上一直在想豪格為什麼這麼做,他到底有什麼目的,現在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想,豪格應該是想西進,害怕我軍咬著他的尾巴,所以先掉頭將我軍吃掉或者擊退。”
吳三桂愣道:“西進?豪格不是才從西邊回來嗎?怎麼會想到西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