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念叨吳三桂的時候,吳三桂正麵臨困境。在十天前,原本被壓製在科爾沁草原以東的豪格突然發動了對吳三桂所部的進攻,攻勢異常猛烈,全然不計自身的損失,吳三桂損失了兩千多人後不敢跟豪格拚實力,畢竟他現在手裏的兵力已經不到一萬三千人,因此一路退卻到通遼附近才算站住了腳,並且向北京方麵求援。
“這些韃子難道想要打回沈陽嗎?”吳三桂看著麵前的地圖,他身後就是遼河,一旦渡過遼河就是韃子的地盤了,但是任何一個有大腦的指揮官都不可能帶著隊伍打回沈陽,因此他有點琢磨不透豪格的心思。
“軍長,偵察營的兄弟發現韃子有往我軍右翼行動的跡象,看起來像是要為渡河做準備。”
吳三桂搖搖頭,道:“韃子誌不住渡河,肯定有別的想法,豪格的兵力有三萬,難道他想全殲我軍?他有這個能力嗎?張參謀長呢?”吳三桂口中的張參謀長就是曾經和崇禎皇帝共患難得張煌言,張煌言不但在去年的大考中中了探花,在別的部門曆練了一段時間後,從皇家軍事學院速成班畢業,被宋獻策安排到吳三桂的軍中任參謀長。
“張參謀長在前線瞭望敵情呢!這會應該快回來了……”正說著,張煌言已經從外麵進來了。
吳三桂看著比自己還小許多的張煌言,心說皇上還真敢用他,一從速成班畢業就授予他少校軍銜並且擔任一軍的參謀長,不知道麵對這個局麵,這位年輕的參謀長有何破解良策。
“老弟,看出什麼門道沒有?”吳三桂見張煌言衣衫上滿是泥土,心說這個親曆親為的勁頭倒是值的誇讚幾句。
張煌言走到地圖旁道:“軍長,我的建議是我軍馬上南撤進駐彰武,豪格的用意肯定是要將我軍全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會計較自己的損失。”
吳三桂見張煌言說的如此嚴重,道:“豪格有這個魄力?那他之前怎麼沒有精神頭呢?”
張煌言深吸了一口氣道:“軍長,通過觀察我發現豪格的軍中有一部分兵力似乎不歸豪格統屬,之前也沒有發現這些人馬,肯定是豪格新近來的援兵,所以豪格的兵力不是三萬,應該在四萬左右,完全有能力將我軍殲滅在通遼。”
吳三桂聽了張煌言的話,眉毛不由主的跳了跳道:“豪格的援兵?他哪裏會有援兵呢!會不會是他的疑兵之計?”
張煌言搖搖頭,道:“軍長,你覺得豪格會渡河回到老巢沈陽嗎?”見吳三桂搖頭,接著道:“既然豪格不可能渡河,那麼隻有這一個可能了,他之所以想要殲滅我軍,是不想我軍成為他下一步行動的阻礙,雖然我們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幹什麼,但是隻要我軍撤往彰武,就能打亂豪格的計劃,重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