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烏合之眾】(2 / 2)

李在熙看到驪州城,懸著的心才放下,也顧不得清點隊伍,跟驪州殺出的守軍會合到一處後,全都擠到了驪州城裏。

戲劇性的一幕再次上演,當李在熙站在驪州城頭看著城外的二百騎兵的時候,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當即下命令再次殺出城去,誓要將城外的一二百人消滅掉,可當追擊的命令下達,朝鮮兵剛出城門沒多遠,城牆處安防的上百顆定時炸彈全部爆炸,不但炸死了三百多人,更是把李在熙的膽子給嚇沒了,看著城外的敵人大搖大擺的離去,愣是沒敢再下追擊的命令。

楊文聰等人在漢水河畔找到了馬如龍,將經過詳細述說了一遍,把馬如龍笑的險些從馬背上摔下來。

楊文聰對朝鮮軍隊的戰鬥力甚是鄙視,道:“當年這些朝鮮兵的祖先可不是好對付的,記得隋唐時期的高句麗讓隋煬帝和李世民沒少傷腦筋,那時候提起高句麗,沒有人不打心眼裏佩服,沒想到過了這些年,這些高麗人全成了膿包,真是窩囊到家了。”

馬如龍道:“這話說來一點不假,縱觀李朝建國以來,也就出了李舜臣那麼一個名將,我在皇家軍事學院的時候聽孫承宗大人講過,那個李舜臣打仗很有一套,可惜沒人賞識他,最後落的一個戰死沙場的下場,真是替他可憐啊!”

馬如龍等人感慨一番後,讓隊伍休息一個小時,然後立即北上幫助左夢庚去打伏擊戰。

再說左夢庚,在楊文聰和陳寶國殺的舒服無比的時候,左夢庚率領著八百人正在砍木頭,造木筏,左夢庚讓偵察兵每隔一刻鍾就報告敵人所在的位置,生怕時間上趕不及。

三位營長都在左夢庚身邊協助作戰,他們已經猜到了左夢庚的作戰意圖,伐木造筏的目的是為了撤退的時候能快速的順漢水而下,他們對於左夢庚能在作戰前就想好退路表示讚賞,因為這可以確保在作戰不利的情況下保存實力繼續跟敵人周旋,畢竟他們這次的作戰任務是調動敵人而不是殲滅敵人。

“報,敵人已經順著漢水前進了二十裏,離我軍還有十裏之遙。”偵察兵將最新的情報傳遞回來。

與此同時,夠八百人乘坐的簡易木筏也都製作完畢了,左夢庚見一切齊備,來到三位營長麵前道:“三位叔叔,請……”

營長周大光哈哈一笑道:“大侄子,你跟我們幾個還客氣啥,我們都聽你的,你就吩咐吧!”雖然這不符合軍法,但是現在軍中沒有監察機構,三位營長也樂的送給左良玉這個人情。

左夢庚見三位營長這麼捧他的場,心中非常感激,道:“那小侄就鬥膽了,請三位叔叔馬上率領人馬乘坐木筏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