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熙離此不遠,聽到槍聲的時候把他嚇了一跳,等他趕到戰場一看,地上躺了六七十具屍體,受傷的都被抬到了後隊。
李在熙聽幾個老兵講,這是倭寇火繩槍的威力,盡管他的軍中也有火器,但是裝備數量不多,而且多為小炮,根本不適合倉促迎敵。
李在熙雖然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但為人勝在謹慎,馬上下令軍中的騎兵組成一支一千人的隊伍負責警戒,同時加快行軍速度,因為他覺得倭寇既然派出騎兵來騷擾他們,驪州肯定進入了比較關鍵的階段。
明軍騎兵見朝鮮派出了大隊的騎兵負責警戒,不由有點犯難,繼續騷擾敵軍的話,很可能被敵人的騎兵咬住尾巴,那麼這二百騎的生存就成了問題,不騷擾,則完不成馬如龍交代下來的任務。
“頭,不如跟他們硬磕一下,我們覺得這些人根本就不算是騎兵,你看他們有的還騎著驢子騾子,肯定跑不過我們搶來的這些好馬,而且咱們的武器犀利,一個照麵就能把這些家夥給打懵嘍。”一個士兵很是自負的說道。
排長陳寶國覺得士兵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道:“楊大哥,我看能行,咱們兄弟沒有怕死的,再說富貴險中求,如果真能建立奇功,咱們兄弟也不白冒險呀!”他雖然也是排長,但是人家楊文聰那個排長是掛著少尉軍銜的,比他這個光頭排長高著一級呢!
楊文聰也看出這些朝鮮兵的戰鬥力肯定不行,但是對方勝在人多,真要打起來勝負難料,因此頗為猶豫。
陳寶國見楊文聰猶豫不決,勸道:“楊大哥,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啊!咱們跟著左大人登陸以來就沒打過硬仗,按照這個打法,兄弟們恐怕得白跑一趟……”
隨著陳寶國的話,很多士兵紛紛請戰,他們覺得憑借手中槍,胯下馬,對付那些朝鮮兵還不手到擒來呀!
楊文聰見士兵們士氣高漲,知道再要猶豫就泄了銳氣,馬上道:“弟兄們,這個仗要打,但是怎麼打可有講究,大夥容我想想怎麼才能打勝這一仗。”
楊文聰雖然是少尉排長,但是入伍之前可是貨真價實的兩榜解元,頭腦聰明,對於怎麼打眼前這一仗眼睛一轉就有了好主意。
“陳排長,你率領你的弟兄在後麵,砍些樹枝係在馬後麵,哥哥我打頭陣,你們在後麵掩護,一定要把塵土都揚起來,使敵人看不清我們後麵有多少人,此乃立於不敗之地的妙計,望兄弟不要疏忽了。”
陳寶國一聽就明白了楊文聰得意思,笑道:“還是楊大哥有腦子,這樣一來還不把那些烏合之眾給嚇跑啊!”
說幹就幹,陳寶國率領士兵在樹林裏砍了一些樹枝係在馬後麵,為了達到揚塵的效果,專門找的一些像是掃把的軟枝條,一切準備就緒後就等著楊文聰下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