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名將的孫子】(2 / 2)

李舜臣是朝鮮家喻戶曉的名將,當年的壬辰戰爭已經後來的日本侵略使這位將軍成了朝鮮最為著名的將領,但是他的孫子卻跟他差了老大一截。

李在熙的身高倒是和祖父的身材差不多,一米五五的身高使他騎在馬上顯得不是很高大,這次李倧撥付給他的兵力是一萬八千人,在他看來這些士兵的戰鬥力雖然不太高,但是對付倭寇應該綽綽有餘。

“啟稟大人,根據前線的情報,倭寇現在在驪州一帶活動,很可能要繼續北上。”斥候來到李在熙麵前說道。

李在熙被嚇了一跳,他昨天得到的情報上說倭寇離驪州還有很遠,這才一天怎麼就殺到驪州了,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崔哲石是李在熙的副手,得到這個情報後馬上來見李在熙,道:“將軍大人,我覺得倭寇動向非常異常,他們很可能是分作兩路,否則不會如此之快的挺進到驪州附近。”

過了驪州就是京畿道的範圍,如果倭寇竄入京畿道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伐木造筏的話,順著漢水逆流而上一天左右就能到漢城。

李在熙感到事態嚴重,道:“崔將軍,眼下我軍應對如何?”他知道崔哲石是看在自己祖父的分上才對自己客氣,畢竟他之前不過是一個升鬥小民。

崔哲石久在軍中,如果不是借用李在熙這塊招牌,他才是這次的領軍大將,當下也不客氣,道:“倭寇這次入侵其實非常奇怪,他們穿州過府,意不在劫掠,而一路北上進逼京畿道,我看並不是普通的倭寇,很可能是日本的正規軍。”

李在熙啊了一聲道:“日本的正規軍?自從豐臣秀吉倒台之後,日本已經沒有力量再對朝鮮發動侵略了呀!”

崔哲石苦笑道:“所以我覺得是可能,畢竟他們打著倭寇的旗號,但是我們必須要更加謹慎,尤其不能輕敵,否則肯定要吃大虧,眼下倭寇既然在驪州一帶活動,那麼最大的可能是過驪州而不入,搶占漢水附近的碼頭圖謀北上,我軍現在就應該直撲驪州,急行軍的話,明天中午就能趕到驪州。”

李在熙見崔哲石分析的有道理,道:“那好,傳我的命令全軍急行,一定要趕在明天中午之前抵達驪州。”

在李在熙崔哲石軍疾奔驪州的時候,左良玉正在離驪州十五裏的地方轉悠,原本一萬人馬在他手中的隻有五千人,剩下的五千人馬他都留給了兒子左夢庚,由左夢庚在慶尚北道的金泉開始向北驅趕朝鮮民眾,這次左良玉的作戰任務是將朝鮮攪亂,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他給兒子出的主意是按照排為單位,排長帶頭深入到朝鮮的村鎮驅趕百姓,如果有感反抗者就殺一儆百,在這個政策的作用下,六十多萬朝鮮老百姓被迫離開家鄉向北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