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異想天開的紙上談兵】(2 / 2)

宋獻策見崇禎皇帝皺著眉頭,咳嗽一聲道:“皇上,微臣有一計策,但是微臣不敢說。”

我哦了一聲道:“愛卿有什麼盡管說。”我猜測宋獻策的主意肯定是餿主意,否則他不會如此吞吞吐吐。

“皇上,微臣的移民之策有兩點非常關鍵,第一點就是駐軍問題,按照皇上的想法,駐軍的時間可以確定為一年,但是一定要是新兵,同時集訓練和軍事屯田為一體,這樣一來就解決了軍訓問題和糧草問題,而輪流換防駐軍,三五年下來,這些新兵也就成了經驗豐富的老兵。”

宋獻策頓了頓,道:“至於第二點,正是微臣不敢說的地方,微臣覺得移民之民最好的來源地是朝鮮,皇上,朝鮮自成一國已久,對大明帝國也算臣服,但是朝鮮在日臻強大的大明帝國麵前,實在沒有了作為藩屬國的作用,皇上可以下旨將朝鮮王室遷到雲南或者四川,讓其國民的二分之一也隨王室遷徙……”

我算知道宋獻策為什麼不敢說了,這是個龐大的計劃,先不要說隨後的各種問題,單單朝鮮王室和國民會不會聽從遷徙就是一個未知數,雖然朝鮮半島曾經被大元朝納入版圖,但是不經過軍事鬥爭就想把朝鮮半島正式納入大明帝國的行政範圍,難度實在太大了。

“寧為雞頭不為牛尾,朝鮮王室絕對是不會同意的,再說朝鮮李氏王朝一直對大明帝國奉的是臣子禮,如果對其動武,有點說不通……”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就讓朝鮮李氏王朝到大明帝國的邊遠之地做王爺吧!誰都不是傻子。

宋獻策嘿嘿一笑,道:“皇上,這個借口太好找了,最有效的一條就是告訴朝鮮李氏,說後金皇太極要去他那裏借糧,而東海外的倭寇也想登陸打秋風,這個時候皇上請他們來北京做客,相信他們求之不的,實在不行,就讓大明帝國的海軍客串一下後金和倭寇,將朝鮮李氏驚出來,隻要朝鮮李氏挪了窩,想要再回去就難了,而其朝鮮國民更是好擺弄,隻要皇上舍出錢財,並且許諾到了西南西北後幫助他們建立家園使其過上富足的生活,在風聲鶴唳的情形下,都會爭搶著過來的。”

宋獻策之所以有這個把握,是因為朝鮮國民的生存狀況並不太好,即便是中等收入之家,還不如大明帝國境內一個小商販活的有滋有味,雖然故土難離,但是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餡餅,相信他們還是願意嚐試的。

我想了想,道:“這件事的成功率不太高,但也不妨試一試,如果真能將朝鮮半島的居民挪出來,那麼以後對倭國采取軍事行動,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跳板。”這是我決定同意宋獻策這個計劃的一個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