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點頭,道:“還是要看著點,小心無大錯,如果再發生一次徐龍星那樣的事件,朕可消受不起呀!”
“這一點皇上盡管放心,雖然特務部和諜報司跟以前的東西廠錦衣衛的職責有相似之處,但是根本是不同的,一個隻要負責情報搜集工作,另一個則主要負責實施特別行動,這兩個部門有競爭和製約在裏麵,沒有諜報司的情報,特務部的行動就不好開展,沒有特務部的行動,光有情報也不行,分別運轉的兩套班子,除了皇上之外沒有人能指揮的動,就是想要發生徐龍星那樣的事情,也不容易的。”
宋獻策當時被崇禎皇帝委任為參謀總長,有權過問這兩個掛名在參謀部的部門,但是他非常知道進退,對諜報司,他隻有情報共享和調度權而無至高的指揮權,而特務部則是崇禎皇帝的私人秘密行動部門,他更是鮮少直接插手。
“朕這次南下之後,京城的事情就交給愛卿和孫承宗來打理了,也不知道此次南下能否順利,這可是第一次大規模的海戰啊!”
宋獻策道:“皇上盡管放心吧!這幾年來皇家科學院和皇家軍事學院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很多科研項目被應用到軍事上,很多軍事人才被充實到下麵的低級軍官中,隻要皇上信任他們,給他們施展的空間,相信他們會給皇上一個滿意的結果。”
“是啊!愛卿說得對,是到時候檢驗一下這些年成果的時候了,南下在即,不知愛卿還有什麼囑咐朕的沒有?”
宋獻策想了想,道:“微臣覺得吳三桂不能率陸軍跟皇上南下,他擅長的是騎兵,應該留他下來對付豪格,有吳三桂和袁崇煥兩下呼應,即使不能重創豪格,也能牽製他不敢跨過遼河一步。”
我原本打算讓吳三桂統領一萬陸軍和江南的張慶臻合兵一處,在陸地上剿滅鄭芝龍的勢力,現在聽了宋獻策的話,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道:“如果把吳三桂留下來,那麼隻好派曹文昭前往了。”
宋獻策笑道:“那也不用,京城之中還的曹文昭壓陣呢!微臣倒是可以舉薦一人,保證能讓皇上滿意。”
“誰?”能被宋獻策舉薦,看來這個人選是非常合適了。
“就是皇上特別器重的小將李定國,皇上這段時間不在京城,也很少關注他,但是微臣可是一切都看在眼裏呢!李定國真是天生打仗的材料,現在連盧象升都不敢說在戰場上穩勝這位小將,李定國用兵可以說是毫無章法可言,但是每有妙招,可以說是自成一家,讓他曆練曆練,將來就是大明帝國的一方柱石啊!”
我猶豫了一下,李定國現在二十歲還不到,即便他有統領一軍的能力,但是能不能壓住陣腳還很難說,那些老兵老將幾乎都能做他的父親了,能服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