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自己的墳墓】(1 / 2)

在趕赴京城的途中,幾個方麵大員都了解了宋獻策是崇禎皇帝麵前的紅人,因此都主動跟宋獻策套近乎攀交情。宋獻策老於世故,很快就跟這些人打成一片。

廣西總督汪喬年一臉憂色,道:“宋大人,皇上這幾天似乎很不高興,自從那個賊首李自成死了之後就這樣,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啊!”從晉城離開後,他這個廣西總督也沒見到崇禎皇帝一麵,讓他心裏總是不踏實。

“是啊!眼下隻有宋大人能見到皇上,要多關心一下聖駕才是。”一旁的四川總督丁啟睿說道,“我們就是想關心,也沒有機會呀!”

宋獻策一笑,道:“不妨事,最近皇上心緒亂了些,昨天剛剛接到北邊的戰報,韃子囂張得很,袁崇煥大人應付的非常吃力,朝廷的擔子重,皇上又怎麼會高興呢!”

傅宗龍歎了口氣道:“宋大人說的對,我們做臣子的應該多為皇上分憂,說其他的都沒用啊!”傅宗龍最近也想過,認為崇禎皇帝不跟他們親近也是理所當然,在崇禎皇帝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不在,等戰事基本結束了他們這幾個封疆大吏才到場,做皇帝的能高興才怪呢!看來以後要補救補救,好好表現才行。

“幾位大人都在,小的給諸位大人見禮了。”幾個人正說著,一個崇禎皇帝的近衛走了進來,說道:“皇上召宋大人覲見。”

宋獻策忙跟傅宗龍等人告辭,出來後一邊走一邊問道:“皇上這幾天還不太吃飯嗎?軍醫有開什麼方子嗎?”其實剛才宋獻策對傅宗龍等人隱瞞了真實的情況,自從崇禎皇帝跟李自成見麵後,情緒和身體一直都不好,如果再沒有起色,他也遮掩不住了。

近衛答道:“皇上今天好多了,早上吃了一些稀粥,剛才還見過吳三桂將軍。”

我見宋獻策走進來,說道:“愛卿不必多禮,坐吧!馬上就到涿州了,朕想跟愛卿商量一下軍製改革的事情。”

宋獻策發現崇禎皇帝的氣色果然好多了,讓他放心不少,道:“皇上不說,臣還想提呢!不知皇上有什麼想法。”

我清了清嗓子,道:“朕先從大的方麵講,主要把軍事力量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正規軍,主要擔任對外作戰任務,另一部分是預備部隊,主要負責地方安全。”

宋獻策問道:“是從現有人馬中篩選呢還是重新招募?兩種方法都各有利弊,不過重點還是財政,財力跟不上去,養不起精兵啊!”

我點頭道:“關於財政我們最後說,朕的觀點是從現有的人馬入手,挑出精壯重新編排成軍,剩下的再篩選出一部分,打發他們回到地方,地方上沒有維持治安的部隊是不行的。”

宋獻策道:“皇上說的是,不過地方上維持治安的人馬也要由朝廷垂直管理,在地方上實行軍政分離,否則地方官的權力就太大了。”

宋獻策的建議說到了我心裏,國家可以實行軍事獨裁,可是地方治理卻一定要軍政分開,否則我這個皇帝的寶座就不穩妥了。

“皇上,臣有一言,說了怕皇上會不高興。”宋獻策說完,見崇禎皇帝執意要他繼續說,道:“皇上此次是否可以全盤的繼續深化變革,不光在軍事軍製上,其他方麵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我點頭道:“朕也有此意,以前的變革隻是第一步,一定會繼續深化下去,不過首先要確保軍權,兵權的歸屬性,沒有部隊保駕護航,任何深化的改革都是不能長久的。”

宋獻策深以為然,道:“微臣早就知道皇上有一套新的軍製方案,很想知道具體是如何計劃的。”

“說不上新的,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已。”我特意找了一個托詞,說道:“古人有將校尉一說,朕把軍官的級別按這三個來劃分,將分為上中少,校亦分為上中少,尉也是如此。將可管帶一軍,下轄校尉六級軍官,以此類推,愛卿以為如何?”

宋獻策不住點頭道:“如此一來,軍隊的上下級別很明了,指揮也通暢許多,晉升的渠道也由下而上,對士氣也會有提升。”

“不光是‘職稱’改變,還要給他們配套的待遇,凡是取得軍銜者,不管什麼出身,都等同進士出身,跟文官的功名是一樣的。”大明朝有重文輕武的傳統,我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