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簡戰】(1 / 2)

麵對官軍的兵鋒,張獻忠選擇了退避,他是一個聰明人,判斷出此時不應該和官軍硬拚,他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在運動中尋找戰機,一旦停下腳步,將是他的死期。

在張獻忠麵前仍舊是一條河,河對岸是河南的重鎮南陽,上次兵敗以來他的部隊就沒有得到過充分休息,他迫切的需要打下一座城池,鼓舞士氣,補充給養。

劉文秀勒住戰馬在張獻忠身邊停下,道:“將軍,我們方圓十裏之內沒有官軍,我已經派探子渡河打探河對岸的情況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陳州兵敗後,張獻忠加強了部隊的偵查能力,雖然達不到官府偵騎的水平,可是密集程度有過而無不及。

張獻忠握緊了雙拳,道:“官軍離我們不會超過百裏,在官軍追上我們之前,一定要拿下南陽,那裏曾經被洪水衝毀,取南陽易如反掌,奪取南陽後,我們就渡漢水北上,隻要進入東部的山區,我們就算擺脫了官軍的追擊。”

劉文秀是個心細的人,他認真的思考過官軍的習慣,崇禎皇帝本人的習慣,知道崇禎皇帝喜歡一個人偷偷的近距離的觀察軍情,所以他建議張獻忠挑選一支精銳埋伏在河邊大堤之下,等待機會。

“皇上,賊軍渡河,南陽已經易手。”在河邊,明軍的偵騎向崇禎皇帝彙報著最新情報。

我跟張獻忠相差不過半天的路程,每每追到張獻忠的尾巴便被他跑掉了,今次張獻忠為了奪取南陽而放慢了腳步,我沒有理由放棄這個機會,一定要把賊軍殲滅在南陽,不能再給他們流竄的機會了。

我帶著二百多人沿著河堤向南走,並不是說我想要突出自我,也許是原版崇禎的性格在影響我吧!自從離開洛陽,我便事事親曆親為,我的實際身份已經從一個皇帝變成了帶兵的將領,我需要親眼觀察敵情,每一個細節都不能疏忽。

我拿起望遠鏡,還沒等我看清楚遠方,喊殺聲便四下傳來,我和二百多近衛被重重包圍了,看他們的服色,正是我緊追不舍得白蓮教賊軍。

劉文秀的心情很激動,他不認得崇禎皇帝是誰,但是他的判斷是正確的,起碼被自己包圍的這一小隊人馬中有官軍的將領,那種料敵先機的快感讓他興奮不已。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就在我大腦呈現空白的那一刻,身邊的近衛顯示了他們的實力,他們勇敢的麵對著比他們多幾十倍的敵人,保護著我在敵人陣中衝殺。

這些人能被選為皇帝的近衛,除了忠誠度無與倫比之外,還有不怕犧牲的精神,關寧鐵騎出身的他們更有一身殺敵的本領,多年的作戰使他們學會了許多戰爭的竅門,和敵人相比,他們是正宗的職業兵。

劉文秀的三千精銳竟然一時不能把這支近衛全部消滅,站在遠處的劉文秀見官軍一手拿槍一手持刀,完全是悍不畏死的打法,這更堅定了他要全殲這支小隊的決心。

一名近衛斜裏衝過來靠在我的身前,一股大力將我向後推扯,身前的近衛已然中刀命斃,嘴角溢出的鮮血噴了我一臉。

我顧不得擦拭臉上的血跡,撿起近衛的鋼刀,和他們一起作戰,“死也不能被生擒,殺呀!”作為一個特殊身份的人,我不能被生擒,留給我的隻有戰死一途,當然了,在我心裏還留有一線希望,希望不遠處的明軍主力能盡快趕過來。

無巧不成書,就在崇禎皇帝和他的近衛被殲滅的時候,明軍的偵騎得知情況,主力馬上趕來,和白蓮教的人馬戰在一處。

我正殺的興起,突然發現賊軍在遠去,身邊的自己人在增加,心頭的壓力一去,險些坐在地上。想想剛才驚心動魄的戰鬥,如果不是救兵來的及時,今天恐怕就成了賊軍的俘虜,那可真是給曆史留下了一個大笑話啊!

回到大營一檢查,我雖然沒有受傷,可是跟我出去的二百多近衛,活下來的隻有二十多個,而且每個人都帶著傷,看著他們,我的心裏有陣陣暖流通過,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一切等到這場戰鬥結束的時候再說吧!

經過這次遇險,我謹慎了許多,在把賊軍緊逼在南陽後,便下令全軍就地修整,沒有急於跟賊軍交戰。

第二天,當我拿起望遠鏡,頓時愣住了,鏡頭內,數十隻不知名的鳥在盤旋,最後竟然落在了賊軍的旗幟上,這讓我大吃一驚,難道說賊軍已經不在了嗎?

明軍迅速出擊,開進城才發現這裏沒有一個賊軍,城頭都是一些草人,有幾匹馬在拉著草人打轉,讓人誤以為有士兵在巡城。

我叫過城中的百姓詢問,才知道賊軍在昨天就離去了。我不僅對賊軍、對張獻忠表示欽佩,張獻忠確實狡猾如狐,每一步都比我快那麼一點點,很顯然這都是他算計好的,先是在河邊設伏,給我一個天大的刺激,讓我不敢過分逼近,不能近距離的觀察軍情,然後借這個機會把部隊拉走,讓我在這裏跟稻草人對峙,如果不是小鳥揭穿了這個布局,我恐怕又被張獻忠給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