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成看著尾隨追來的吳三桂人馬,嘴角翹起的角度略微高了一些,他很感謝那些埋伏在朝廷兵馬中的自己人,沒有那些人從中策應,他的這個計劃絕對不可能實現。
徐福成布置的伏擊圈就在眼前,而吳三桂的六七千人卻渾然不知,而知道前麵有伏擊圈的那幾個人卻樂的身邊的“夥伴”去送死。
隻用了三十分鍾,在騎兵部隊的衝鋒下就來到了徐福成布置的伏擊圈,可上百門火炮阻止了騎兵的衝鋒。徐龍星鑄造的火炮是最先進的連珠炮,每門炮配備五個子炮,射擊速度非常快,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機關炮了。
無數炮彈在陣中爆炸,鮮血和殘肢斷臂非得到處都是,騎兵和步兵被突然的襲擊打懵了,馬匹和人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大家不要亂……向後撤……騎兵向後退……”陣中,一個營官扯破嗓子喊道,可是喊話的聲音被炮聲和爆炸聲掩蓋,遠處沒人能聽見他的指揮。
徐福成站在高處看著被火炮組成的火網圍困的朝廷兵馬,心中對火器這種武器的威力感到不可思議,想到徐龍星手中那厚厚的關於火器的資料本,他心中底氣立即充足,相信徐龍星敢於走出這一步,很大的依靠就是火器吧!對了,還有那本殘破不全的書,聽說徐龍星連睡覺的時候都貼身藏好,真不知道那是什麼書,難道會是天書嗎?
吳三桂在騎兵部隊“走失”後,氣的眼睛都快瞪出來了,這個局麵都是奸細造成的,他不是沒想到奸細,可偏偏沒想到那個奸細會是營官,還是騎兵部隊的營官。
當吳三桂利用火炮掩護,將被圍困的人馬接應出來後,馬上下令撤退到沙魚溝。一清點人馬,損失達兩千多,讓吳三桂的嘴巴頓時多了數個水泡,這個仗打得讓初出茅廬掌將印的吳三桂感到非常窩囊。
“你是叫劉肇基吧?聽說你曾經在遼東效力?”吳三桂看著渾身是血的一名營官,聽下麵的人彙報說,當騎兵部隊被火力網困住後,是這個叫劉肇基的營官組織起了有效的突圍,否則死傷就不是剛才統計的數字了。
劉肇基道:“末將是天啟年間到遼東袁崇煥大帥麾下效力的。”劉肇基知道吳三桂也是遼東出身,是吳襄的兒子,要說親近,他和吳三桂之間倒是有些情分。
吳三桂也對遼東出身的劉肇基深有好感,況且劉肇基又立了這麼一功,他點點頭道:“非常好,算來本帥還的稱呼劉將軍一聲叔父呢!這次的功勞本帥已經記在了軍功本上。”雖然這個仗打得窩囊,但是給徐龍星的人馬也造成了很大殺傷,算不上是敗仗。
“末將不敢。”劉肇基不善於言談,攀交情更非他的強項,他把袖子撩起來,指著胳膊上包紮好的傷口道:“敵軍的火力非常猛,簡直是比我們的高出一個檔次,末將是被爆炸的炮彈擦傷的,比葡萄彈的威力還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