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是奸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看起來是要對自己不利。”吳三桂將布片放入懷中,思考著該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境。
天剛蒙蒙亮,吳三桂接到了崇禎皇帝的旨意,要他兵發滎陽,切斷徐龍星所部的退路。還要派一支人馬去把黃河決口堵上,吳三桂不敢怠慢,下令拔營啟程,向南進發。
一路上可以用哀鴻遍野形如,腐爛的屍體隨處可見,路上很多地方的積水根本無處排放,許多路段的泥水甚至一直沒到膝部。
為了不貽誤戰機,必須克服一路的艱難,盡管第一天隻行進了二十裏,但是吳三桂仍然覺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走一步,就離滎陽近一步啊!
黃河決口過後,造成的路段塌毀,積水,令士兵們心中多了難以描述的艱辛和苦悶。要知道,這支隊伍是崇禎皇帝親自打造的,軍中多是血氣方剛的好男兒,他們的期望當然是馳騁千裏,躍馬沙場,踏著戰鼓的鼓點高歌猛進,那樣才是一個軍人向往的生活。
可誰知道粘在盔甲上的不是敵人的鮮血,而是爛泥巴,誰知道馬背上馱著的軍需物資有時候要自己背著前進……
當身上的汗水濕透了衣衫,當靴子脫落在爛泥潭中,當正在負重前行,而甩動的馬尾巴把泥水濺的滿臉,咒罵聲就無法阻止從士兵們的嘴裏冒出來。
吳三桂知道這些困難,他有時候也要下馬趟過泥潭,對於煩躁的軍心,不管是自發的,還是有奸細帶頭挑起,他都沒有好辦法讓士兵們不這樣,他能做的,隻能是維持嚴厲的神情和冷酷的目光,使士兵們不敢不遵照他的吩咐去做。
吳三桂所依仗的是這支隊伍的紀律性和忠誠度,士兵都是好士兵,不管隊伍中有十幾二十幾個奸細,這支隊伍的總體性是不會被改變得,對崇禎的忠誠度毋庸置疑。
但是作為一個好的軍人不禁要遵守軍紀,作戰勇猛,還要有韌性,不僅要在攻戰中勇於拚搏,而且還要經受得起任何磨煉,不但要夠狠,還要能忍,這樣的士兵才能在戰鬥中建成非凡的戰功。
所以吳三桂希望通過這樣艱苦的行軍,使將士們經受一次特殊的訓練,將來麵對嚴峻的局麵,也可以輕鬆應付。
在泥濘中行軍的特殊訓練沒有堅持幾天,持續的烈日使地麵的積水迅速蒸發,路麵上隻有那些深深的坑中還殘留著積水。
“大帥,前麵就是沙魚溝,我們已經進入滎陽地界了。”偵察兵來到吳三桂麵前彙報偵查所得。
吳三桂冷著臉,問道:“立即檢修一下大炮,火藥,士兵都檢查自己的武器。”這是吳三桂最為擔心的事情,這支部隊都是全員火器部隊,火藥就是生命線,這次行軍路途有非常艱難,盡管吳三桂對軍需物資加倍小心,可到底結果如何,他心裏也不太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