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王爺被殺了(2 / 2)

我叫人撿起急報又看了一遍,招呼盧象升道:“建鬥啊!你看看。”我見他看完了接著道:“孫承宗做的已經不錯了,朕剛才失態了,觀此急報可知陝西的亂民不但數量不減反增,活動的區域也增加不少,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不是純粹的為了找口飯吃的農民啦!”

盧象升點頭道:“皇上所言極是,最初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鋌而走險,那是烏合之眾,作戰能力很差,可現在來看,亂民之中不但有了土賊,還有邊賊,回賊,響馬土匪之流,這些人很有戰鬥經驗,熟悉地理形式,強悍勇猛得很,所以孫大人應付起來才會吃力,所以瑞王才會遭遇不測。”

其實盧象升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有說,那就是崇禎皇帝對陝西用政太過苛刻,孫承宗和楊鶴赴陝帶著的命令是以剿滅為主,安撫為輔,其不知陝西民風彪悍,正是這一點才使孫承宗楊鶴舉步維艱,使流民越發難以剿滅,這些話盧象升想說卻不能說,他覺得火候還不到。

“建鬥有何見解?”我問盧象升。

盧象升沉吟一聲道:“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堵住流賊流竄,不要讓流賊竄入其他省份,免得再生出事端。”

又走回了老路,聽了盧象升的話,我記得曆史也有過這個烙印,希望把農民起義控製在陝西一省,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啊!對此我一點把握都沒有,因為急報上說農民軍差不多有二十萬人,怎麼打呀!

“朕打算讓愛卿率領新軍入陝,不知愛卿以為如何?”張慶臻帶走了兩萬人馬,京城現在還有四萬新軍,我想讓盧象升親自帶領兩萬新軍入陝,幫助孫承宗剿滅流賊,一定要盡快剿滅流賊,跟皇太極的和約隨時都可能會撕毀,我可不想陷入兩麵作戰。

盧象升一直認為崇禎皇帝非常英明,他就是不明白崇禎皇帝為何在陝西一事上一意孤行,這件事應該召內閣成員和參謀們共同商量一下才是,集思廣益未必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呀!

“微臣沒有異議,不過……微臣認為一味的圍剿沒有收到成效,不如改變一下,隻要誅除首惡即可,對那些脅裹從賊的老百姓一定要從寬處理,孫大人和楊大人應該都是這麼想的,但是其他人就未必了。”

我感覺盧象升意猶未盡,問道:“愛卿都知道些什麼,不要吞吞吐吐的,愛卿不覺得難受嗎?”

盧象升身為兵部侍郎,對陝西之事了解得很,他雖然沒親眼看見,但是聽說陝西當地的地主豪強和一些領兵將領對那些脅裹從賊的老百姓一個都不放過,加上朝廷大方向政策也是以剿滅為主,才釀成流賊越剿越多,剿不勝剿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