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有兩種人不是好東西(2 / 2)

周延儒也沒想到崇禎皇帝會開通到如此地步,韓非子早就說得明白,俠客仗著自己武藝在身,不把法律放在眼裏,讀書人沒事說這說那是蠱惑人心,這兩樣人都不是好東西,作為任何一個君主都會加以限製,可崇禎皇帝卻反其道而行,這……

我可沒開明到讓文人參與政事,隻不過是想把有黨爭以來文人間的互相攻擊轉化形式,讓他們別拿“大明公司”的業績開玩笑,敗家可不是這麼個敗家法。

“開設報館也要和商業一樣,放開來搞,衙門自然要辦一份,文人也好,老百姓也好也都可以辦,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到報,讓老百姓知道一些他們應該知道的事情。”我說著把話一轉,“但是朕也要把醜話說在前頭,辦報館一定要做到內容翔實可靠,凡是故意胡說八道擾亂民心的,一律嚴懲不貸。”

李邦華和周延儒連連點頭稱是。李邦華仍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皇上,報紙如果和塘報差不多,那麼一定要謹慎一些,萬一有人借報紙詆毀皇上攻擊朝廷,那肯定不妥,臣以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還是讓人知道尺度為好。”

“現在大可不必,朕之所以讓老百姓也能看到報紙,就是讓老百姓明白朝廷的什麼政策對他們是有好處的,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會擁護朝廷,的民心者的天下,再說這也是重新丈量土地的一個宣傳陣地,那些不想把土地吐出來的家夥,讓他們也見識一下輿論的威力吧!這個道理你們明白吧!”

李邦華和周延儒都不笨,此時恍然大悟,異口同聲道:“皇上英明。”

“我們漢人自古就有黨爭,黨爭不但波及文人,有時更會把國家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希望能借著報館開張來改變文人黨爭的方式,讓他們不管有什麼主張,都在那報紙上辯論交流,就算是互相口誅筆伐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要動搖國本。”

李邦華和周延儒重重點頭,對崇禎皇帝的話深以為然,連帶的對剛才崇禎皇帝將要推行的鐵血政策也都不再那麼憂慮了。

開局對江南諸事非常重要,頭三腳要是踢不開,往後的事情也不好辦,為此我特意下了幾道旨意,主要是寫給分封在外的諸位王爺,讓他們體諒一下國家的難處,拿點錢出來,當然了,我沒指望他們拿錢出來,而是希望他們不要阻撓江南土地的重新丈量,根據我的推測,那些大地主們肯定會把手攀到同是地主老財的諸多王爺身上,希望借諸位王爺的力量製止土地的重新丈量,我這旨意也算是給王爺們提個醒,因為不久的將來,該輪到他們“減肥”了。

李邦華等人剛走沒多久,王承恩領著盧象升一路小跑趕來,看著兩個人的神情,我的心情不禁緊張起來,難道又出什麼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