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2 / 2)

我聽著盧象升越說越忘我,終於明白非專業人士和專業人士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了,我憑借的是一腔熱血和對未來的了解,有投機取巧的嫌疑;而盧象升則有天賦,似乎生下來就是為了帶兵打仗,聽他所言,我才知道軍事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是玩玩cs,讀讀三國就能通透的,有一點照顧不到的地方都使不的呀!

“建鬥,朕說過,朕把自己托付給你,在朕看來,軍隊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朕這點本錢就用到你身上了,盡管放手去做,一切都有朕擔待。”一個好領導不用事必躬親,知人善任就可以了,再說我隻打算把非火器部隊交給盧象升管理,至於全員火器部隊,還的我自己來帶,我總覺得,在這個時代,火器應該大有作為。

盧象升也覺得剛才有些過頭了,明顯不是臣子之道,他一躬身,“皇上,微臣懂得不過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而已,在大體方麵微臣自認不會出現紕漏,可在具體的實施上,還的皇上親曆親為才是。”他不是傻子,崇禎對他信任不假,但是他不能不知道深淺,自古以來手握兵權的將領都會遭到君主的猜疑,知道進退很重要。

我笑了笑,“建鬥,招募和訓練新兵就交給你負責,等你把新兵訓練兩三個月,再交給朕來帶,那時候朕一定會拿出一個完整的計劃,建鬥到時候肯定會一看眼界。”我這不是給盧象升留什麼懸念,而是現在我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

接下來,我一邊寫“計劃書”一邊催高弘圖把火器製造業的報告快點寫好給我,都說明朝末年的火器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在世界上處於前列,可沒有一個明確的報告,我還是不放心,畢竟曆史上,是拿弓箭的後金打敗了拿冒煙武器的大明帝國呀!

我正為這個事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一道奏章讓我煩躁的心田清涼許多。奏章是福建巡撫熊文燦送來的,說是有一海盜鄭芝龍率眾投誠,希望朝廷能酌量授予官職安撫其心。

愣了一會我才想起來,鄭芝龍就是鄭成功的老子,打海戰有一手,最主要的是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兒子鄭成功,不知道鄭成功這會出世沒有?

晃晃腦袋把關於鄭成功的念頭拋掉,仔細的思考鄭芝龍率眾接受招安的事情。明清以來,海防逐漸廢弛,致使1840年以後,國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根源就在國家不重視海洋,不重視海軍,如果不是鄭芝龍,我還真把海軍給忽略了,可惜不忽略也沒用,現在也沒什麼本錢,養不起海軍啊!

熊文燦的奏章後麵有內閣的批複意見,意思是先不給鄭芝龍任何官職,讓鄭芝龍率領自己的人馬打擊其他海盜,如李魁奇、鍾彬、劉香老等人,看其戰績再授予官職。

這倒是驅狼吞虎的好主意,我點著頭,拿朱筆打了一個紅勾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