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損兵折將(2 / 2)

古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可愛。

回到紫禁城已經快吃晚飯了,可我現在一點食欲都沒有。王家楨死了,張維樞身受重傷,劉鴻訓和錢龍錫傷雖不重,但是受驚不小。這幾個人都是我頗為倚重的助手,遭受此禍的根由隻有一個,那就是軍隊的問題。

我看了看跪在書案前的李邦華和張慶臻,他們倆不可能知道下麵的士兵會幹什麼,而且地震過後打砸搶的事件屢有發生,也怪不得他們太多,“你們倆雖然沒有直接的責任,但是領導不利也是罪過,罰俸三年,你們覺得如何啊?”

李邦華和張慶臻都沒想到崇禎皇帝會這麼輕易的放過他們,慶幸的同時也感覺到了崇禎皇帝的愛護,異口同聲道:“多謝皇上從輕發落。”

“那些混蛋都抓起來了吧!先不要殺,明天讓喬允升會同兵部一起審理,審理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主要是拿那些混蛋做例子,讓其他人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今天遇到了盧象升,已經對京營的人馬失去了興趣,與其花費大把的錢財精力維護京營,還不如讓盧象升招募新軍呢!

至於此時的京營,最好的辦法是調他們去遼東,讓他們在袁崇煥那裏經曆一下血與火的實戰訓練,估計能活下來的,也都會變成關寧鐵騎的一部分。

“皇上所言極是,借此機會就應該整肅軍紀,把其他不法的軍兵也從嚴治罪,否則這樣的事情難保不再發生。”李邦華極其讚同崇禎皇帝的想法。

張慶臻眉頭微皺,道:“皇上,這樣一來,會不會激起兵變啊?微臣以為還是穩妥一下比較好。”

“張愛卿的擔心不無道理,可是整肅軍紀刻不容緩,這樣吧!你找人把受害的老百姓都聚集起來,讓他們也參與公開的審理。”我突發奇想來了一個公審大會,這個想法太好了,既可以避免兵變,又能讓百姓歸心,我還真是聰明啊!

李標見李邦華和張慶臻走了,這裏就剩下了他和崇禎皇帝,心中不免哀歎,內閣之中原本有六個大學士,來宗道和楊景辰因為和魏忠賢的關係說不清楚而獲罪罷免,周道登又被皇上罵回了老家,劉鴻訓和錢龍錫則受到驚嚇回府靜養,現在就剩下了他一個人,看來內閣應該添置人手了。

“李愛卿,王家楨死了,張維樞受了重傷,戶部和工部一下子沒了負責人,而這兩個部門主管錢糧器械,委實重要無比,不可一日無人,不知愛卿以為誰可繼任?”

我這話本來應該去問吏部尚書,相當於組織部長的王永光,可李標是現在唯一能“活動”的內閣大學士,按潛規則,先要谘詢他得意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