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本來謹慎得很,這樣議論朝政是不應該的,可他今天覺得救的這個小孩子挺不凡,而且極有見地,說的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了,所以一激動,嘴巴就沒了把門的,當然,崇禎那個拍馬屁般的小故事也起到了作用。
我點點頭,想要看看盧象升到底有多少能耐,詢問道:“建鬥兄說得對,可是有句話說的好,以史為鏡,本朝以文官掛帥也不是全無道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避免了內部的軍事衝突。
建鬥兄請想,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都是不世雄才,能夠統馭部下的將領,可之後呢?如果宋太祖不杯酒釋兵權,那麼有宋一朝,可能早就覆滅了,再說唐朝的藩鎮之禍,最後大唐不就是毀在了領兵自重的朱溫手裏嘛!所以說重文輕武也是有好處的,建鬥兄以為如何?”
盧象升沒想到崇禎先是拿出本朝重文輕武加以批評,現在又反過來維護這個政策,把他弄的有點暈,但是仔細琢磨那些話,又句句在理,讓他沉思起來。
盧象升思索良久,以掌擊地道:“聽小兄弟的話,讓人深思啊!建鬥不才,以為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並濟,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啊!”
“建鬥高才啊!像秦朝元朝,武力強大,謀臣名將輩出,但是卻迅速的灰飛煙滅;兩宋的文化何其鼎盛,文臣更是當道,可卻屢屢遭受外族的欺淩;隻有開國時的漢朝唐朝,文韜武略並重,才傳承了三四百年。”
這個道理在後世的時候是淺顯易懂得,和諧社會還需要武力保障呢!可在這個時代卻很難以理解,因為思想都被束縛住了,盧象升能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精髓,可見為人極其聰明。
“慚愧,實在是慚愧,山野遺明珠,有誌不在年高,小兄弟才是高才啊!”盧象升對崇禎很佩服,崇禎的一席話使他的心境一下子開闊了不少,足以成為他的老師啊!
我微微一笑,道:“其實強兵才是最好的辦法,一旦士兵個個勇悍有度,那麼無論是誰指揮他們,攻城略地都會無往不利,所以說兵貴精,而將貴智,當然了,將領智勇雙全就更好了,打勝仗的機會更大。”
盧象升剛想說話,就聽見樹林外麵傳來馬匹的嘶鳴聲,他轉身往外看,一大隊官兵由遠而近,看其隊列就是訓練有素的隊伍,心中大為安定,這表明前來的隊伍是正經的軍隊,和之前遇到的那些兵痞子不一樣。
我扭頭朝外看,發現隊伍中有一杆大大的李字旗,那麼領兵帶隊的肯定是李邦華,他媽的,這回的狠狠的教訓他一下,怎麼帶兵的,老子被他帶的兵攆的差點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