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入山圍獵(2 / 3)

蕭青內視自身,卻是由遠而近,自然就見到丹田漸漸變大,而這也是修真者測驗自身修為境界的一種方法。

有了“破肚之虞”後,也就不敢再練習吐納導元了,轉而練習劍術,畢竟往後刺探之時,難免不會遇到敵人,而這經書中又沒有看到飛行之法的記載,心想:“這可能隻是一本普通的修煉真經吧?虧那孑道人還看得那麼重。”

經過這幾日的修行,蕭青已經有了不少長進,練氣之餘,也沒停止練劍。這些天不斷翻閱《玄道真經》,已經漸漸窺出一點門道,那“練器篇”需要以“悟真篇”中的一些修為為基礎,尤其是聚神煉魂一類,。如果神魂堅固凝練,那麼馭器之術就越輕便靈動,如果一個人靈識散亂,不能穩固心神,專注於一事,那麼連真氣都很難練出來。

蕭青人本來聰明,經過近一年的行軍刺探,已經練就了一份不驚不擾、眼觀六路又能專心一事的心誌,又加上紫極之氣的輔助,從經書中悟出不少劍法,比之江湖上的招數,已堪稱一流。如今已經能將劍憑空攝起,隻是不能將劍放出,而且時間一久,意念一散,劍便立刻失去控製落下。

但是這劍法是悟出了,卻缺乏練習,而練劍又不比悟劍,練習劍法需要劍勢身法都要到位,並且身形兼備,勢中有意,比起想象中的練習又不知難了多少。好在招式已經悟出,所欠的隻是手熟,長期不輟地練習,自然水到渠成。便和其他軍士一樣,到校場操練。

過了兩天,軍中肉食不繼,諸葛日月下令派出十支百人隊入山圍獵,以供葷食。原來自古行軍打仗,從不斷葷食,但肉類又容易腐壞,所以攜帶不多,一旦不夠用,便會想山林河道取食。而入山行獵,均是由探子領路潛伏指揮。

第二日,蕭青和石忠帶著一百步兵入山。走出十餘裏,漸漸深入莽林中,那些森林草木,多是亙古便已經存在,大者數人不能合抱,參天蔽日,直頂蒼穹。有的盤根曲折,蜿蜒龍蛇,枝藤扭轉,相互交纏,地上一層層的堆積著千百年積沉的朽木落葉,奇花異卉雜生其上。時聞草木拂動,鳥獸異嘯,穿林過澗,聲透雲霄。

這些人所不到的地方,時常有野獸獵物聚集。蕭青二人領隊走進山裏,便讓隊伍停下,二人先往前探明獵物,然後再回來分配圍獵。領頭百夫長也執意跟去,二人怕他不會隱藏打草驚蛇,本不願他去,但官大壓死人,自己二人隻是領隊入山,建議如何隱藏圍捕,真正發號施令的,還是能打能殺的百夫長。

百夫長讓生下的人留在原地待命,三人便深入叢林,一路上有許多野獸腳印,有的非常雜亂,有的隻有區區數行,有時還能看到一兩排碩大深陷的獸印。蕭青石忠二人不敢追尋獨腳印的野獸,那些東西為數雖少,離群獨處,但卻是極為難惹,不比群居之物沒有攻擊力,容易獵殺。

三人跟著獸跡追查下去,透過一片林木,看見前麵一個山坳中有百十頭野鹿正在吃草,旁邊一條溪澗,流水潺潺,叮咚作響。那山坳形式成“之”字狀,一麵臨坡一麵臨澗,坳中花肥草茂,群鹿正吃得帶勁。

百夫長讓石忠回去將隊伍帶來,自己與蕭青在這裏看守。石忠慢慢退出回去,百夫長便與蕭青商量著如何分配。

二人正看著形式低聲說話,蕭青眼前光線忽然晃了一晃,本來二人所趴的地方正斜對著陽光,太陽正吊在對麵山澗的崖上,蕭青被日光一晃,便抬頭網對麵崖上望去。隻見上麵蹲著一個巨大的野獸,在太陽光下隻看到一身黑色,來回蠕動。

蕭青歎道:“看來我們要另外找地方了。”

“怎麼了,這裏不行?”百夫長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