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他,是他讓我學會了嫉妒,也是他讓我知道了怨恨。那些隔得遠的還好,我總是安慰自己,眼不見心不煩,就當他們不存在罷了。可是那些就住的很近的就沒辦法了,總有些這樣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想給他一拳。這天看到一個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向我打招呼,我冷著臉沒有理他。幸好沒有讓我爸媽看到,要不然肯定又會挨一頓罵:“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有禮貌!”
很多時候,我都會很困惑,為什麼一定要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模一樣,說話,走路,學習,待人接物。為什麼所有的都一定要按照這個標杆做?難道隻有按照那樣學習,生活才是對的?
為什麼,我從來就沒說過別人家的爸爸怎麼怎麼,別人家的媽媽怎麼,你們卻總是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從來都是問我飛得高不高,為什麼你從來沒有問過我飛得累不累?你要我一直跑,一直跑,讓我追上前麵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就算追上了,超過了他又怎樣?難道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跑,不停跑,做那個領頭的孩子,爭取成為那個第一個到線的孩子?就算是第一個又怎樣?這就是我全部的追求和意義?你說那樣你能高興了,可是,我為什麼覺得我現在就挺開心的?
從來沒有聽到過父母的誇獎,難道我就真的這麼一無是處?
為什麼,我總是不對?
今天又聽到父母在說著,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我很憤怒,但是我沒辦法。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那一位對我說,你看,別人家的丈夫怎麼怎麼,我想,我會忍不住對她說三個字——請,你,滾!
看到自己寫的這篇文章幾乎一字不動的發表在這中國最大的教育報紙上,林傑知道自己成功了。雖然這個並不能獲得什麼錢,但是至少可以讓家人相信自己變好了,也能讓她們以後可以給自己更多的支持。
在這篇文章後麵是簡短的編者按,要知道,這可非常不容易,一般很少的文章可以有這樣的待遇:
這是一個孩子的心聲,父母的“望子成龍”有時候是不是反而傷害了孩子,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林傑的這篇孩子的自白書果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的教育報刊雜誌都轉載了這篇文章,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在後麵發問,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不對?該怎麼改進這種教育方式?我們在關心孩子成績的時候,是不是對孩子的心理狀況少了很多關心?我們有沒有聽孩子說過心裏話,問問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
在專家熱烈的討論中間也有很多父母的反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鼓勵,而少一些求全責備?是不是更應該讓孩子可以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不是一個追趕和被追趕壓得喘不過氣的童年。
這天班主任田老師興衝衝的跑進教室,準備開臨時班會。林傑看見田老師笑咪咪的看著自己,就知道這次班會的主要內容了,果然:
“今天,我們召開這個臨時班會呢,主要是為了表揚一個同學,林傑,請起立!”
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林傑站了起來,雖然這不算什麼,但是被表揚的感覺真不錯啊。
“林傑同學在‘國家教育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文章寫得非常好,反應了一個普通孩子的心聲。這是我們學校的同學第一次在這樣的報紙上發表文章,對林傑同學的進步我們要熱烈表揚,現在,鼓掌!”
在同學羨慕的掌聲中,林傑也感到非常開心。
田老師接著講話,“同時呢,學校也會對林傑同學進行獎勵,獎品會在後麵發放,同時還會授予林傑同學‘三好學生’稱號,希望林傑同學繼續努力,也希望同學們能夠以林傑同學為榜樣,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