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便是燕皇下葬之日,燕宮與秦宮分屬南北,婚喪嫁娶習俗亦不同。
燕宮是停喪三日,第四日上便是入土為安。
又因是盛夏,不易在宮中停留太久,以防燕皇靈軀有變。
燕後決定三日後下葬,讓燕皇早日入土為安。
因燕皇身體不好,陵墓早就建造好了的,當初是想衝喜。
再說,燕國規矩,新皇即位就可以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的,因為陵墓動工修建極費功夫,有些甚至曆時幾十年,不斷地完善改進,不要速度要質量。
容衝容清漪都同意母後的決定。
第四日上,燕國舉行國喪,宮內一片縞素,連綿不斷的啼哭聲,讓人聞之無不動容。
宮外皇城的百姓,亦是白布加身,自發的在燕皇送葬隊伍兩側祭拜送葬,更有文武百官,沿途搭設靈棚,燕國上下舉國哀痛,無人笑顏。
容衝容清漪身披重孝,扶靈而行,姐弟二人幾次哭昏過去。
燕皇下葬後,燕後命容衝容清漪十七回府休息。
容清漪不肯獨留母後在宮,便決定暫時留在宮中陪母後。
燕皇燕後都是住在一個寢宮裏,父皇剛剛駕崩,隻怕母後會觸景生情,思念過度,無法入眠,便決定留在宮中同母後作伴,母後哀傷也好有人開導。
燕後見容清漪執意如此,便恩準她留在宮中陪她。
容衝跟十七回到太子府。
四日不眠不休,兩人都是嗓子哭啞了,人也累懵了,回府到頭便睡。
休息一日,容衝同十七進宮拜見燕後。
燕後含淚對容衝說,燕皇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今日她便把燕皇留下的遺詔在朝堂上宣布,並命人打掃各宮殿,由容衝挑選自己的寢宮,和嬪妃寢宮。
容衝點頭答應,這幾日,他一直派心腹密探嚴密監視顧雲峰的行蹤。
燕皇駕崩後,除了第四日在宮門外第一家設置靈棚之外,便一直沒有露麵,對外宣稱,燕皇駕崩哀傷過度而身染惡疾。
私底下,卻在加緊拉攏自己的勢力。
燕皇去世的很突然,是睡著走的,誰都沒有心理準備,他一直病病殃殃,雖知他大限將至,但是這樣沒有一點征兆,確實讓人無法預料。
顧雲峰怕容衝即位,對自己不利,便私下活動,將屬於他的勢力緊緊地握在一起。
以至於燕皇國喪之時,禦衛軍的送葬隊伍都大打折扣,他硬生生的扣下一部分。
容衝和燕後,不想多惹是非,讓燕皇亡靈不安,便默認了顧雲峰的做法,顧雲峰心中暗暗得意。
他就是要讓容衝知道,沒有他的支持,隻怕他這太子新皇也很艱難,很多時候他的話比聖旨還管用。
十年的一手遮天,他手中的勢力不是一般的強大。
容衝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卻也隻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咽,忍得一時,才能得意一世。
顧雲峰在燕皇駕崩後,就給了容衝一個下馬威。
容衝卻硬生生忍下了,並沒有當成事,這出乎顧雲峰的意料,沒有想到容衝在燕皇國喪事上也一味退讓,容衝不是膽小懦弱之人,隻能說明,此人能忍不能忍之事,是做大事的人。
秦宮果然把他百煉成剛,顧雲峰第一次感覺容衝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這次就沒有跳進他挖的坑裏,隻當什麼事沒有。
顧雲峰沒有能掀起波浪。
燕皇駕崩後,第六日朝堂之上,燕後坐在皇座旁側的鳳椅上。
命總管太監取了先皇的遺詔宣讀,隨後容衝坐上龍椅,大臣們跪倒山呼萬歲。
顧雲峰猶豫了片刻,終還是跪倒在地,跟著大臣們山呼萬歲。
容衝在一邊山呼聲中,成了燕國新皇。
燕後為慶祝新皇即位,傳燕皇遺命大赦天下,農民免稅三年。
容衝對燕後點頭微笑,眸中卻忍不住熱淚滾下來,他知道這是父皇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
減免賦稅,大赦天下,本就是容衝想做的事。
隻是有顧雲峰的阻攔一直沒有放開手腳,如今先皇遺命,就算顧雲峰也沒有權利阻攔了。
新皇即位詔書,大赦天下的詔書一頒布,舉國歡騰,熱烈擁護新皇。
死者已矣,燕後決定為容衝立刻舉行登基大典,同時為新皇舉行大婚典禮,封後大典,三典並為一處。
燕宮上下一派新氣象,為這三典準備著。
三典並行,燕國未有先例的大喜事,想必到時候會有極大的封賞,宮人們臉上都喜氣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