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1(2 / 3)

不過林風倒也不太關心這些軍官是否懂得《孫子兵法》,實際上在他心目中,這些人能在這幾個月裏能學會寫字就謝謝地了,至於他們能學到多少理論那無關緊要,而開這個武學的目的也與軍事目的無關,這些人來這裏的主要任務是接受洗腦。

不管林風是否願意承認,洗腦工作才是此次軍事改革的核心部分。

這個工作主要分成三個步驟,而各步驟所針對的特定人群也是不一樣的。先接受洗腦的是這些暫時充任武學講師的進士們,這些知識分子相對來也是最難洗刷的一個人群,到底都是知識分子,而且千裏跋涉走南闖北,個個都有見識有經驗,如果不編造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係那的確很難能騙倒他們。

這個時候林風文科生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揮——不管他當年成績如何之差,但因為高考的關係這個曆史課倒也過了關,所以這個體係就從曆史開始立論。

針對這些知識分子,林風聯係目前的形勢創造了一個“領導中心論”——這個東西按現在的觀點來看技術含量不大,不過在當時卻還算是得到了市場認可。在林風的授意下,陳夢雷先生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拿南宋與大明的滅國曆史進行了探討和闡述,南宋那塊主要講述大宋王朝對抗元運動的精神作用,那段曆史因為元朝當年大肆誣蔑封殺的關係現在已經變得有些模糊,所以林風在這個大肆篡改抹殺其他義軍領袖的作用,總的論調就是根據經驗來看,如果一個民族的領袖被幹掉的話,那其所領導下的臣民自然也就失去了反抗的信心——支撐這個觀點的證據是象山之戰後蒙古人就迅評定了江南,而之前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甚至連蒙哥皇帝都戰死沙場也未能完成這個戰略任務。

而大明的經驗就更加直接——曆史證明象李自成、楊起隆那樣的草寇根本不能完成拯救民族的任務,這幫家夥利欲熏心鼠目寸光那是遲早歇菜的料,當他們把當年的民族領袖思宗崇禎皇帝陛下幹掉之後,咱們大漢臣民就一下子群龍無不知所措,所以滿人八旗這才輕而易舉的一舉奪取咱們大漢的錦繡江山,由此可見這個領袖在號召以及精神引導方麵的巨大作用。

文章最後得出一個觀點,在當今時代,唯一能夠拯救大漢民族的隻有咱們漢軍林大帥——吳三桂這個老烏龜的曆史是如此之齷齪,所以不能考慮,而其他尚之信之類也是如此,至於台灣鄭經那更是混蛋,當年在民族危急的時刻,這幫鼠輩居然為了擁唐擁桂什麼自己人內訌起來,絲毫不顧大局,足見也是一幫爭權奪利的人。

而咱們林大帥則與他們有質的區別——林大帥的時候就表現了與別的孩不同的賦,對政治軍事有特別的感應(可以理解為特異功能或者命什麼的),而出身更是悲慘,父母雙親都死在了八旗的屠刀下(為了政治犧牲一下),屬於最苦大仇深的一類,所以從就苦心孤詣學習聖人經學兵法戰略,從六歲開始就為以後的抗清工作做準備(提醒:少年老成)。

當年一批陷入迷途的大漢官兵(趙廣元劉老四之類)在清軍的屠刀下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偉大的領袖出現了,他的智慧以及風度折服了所有人,在經過一番鬥智鬥勇之後這位偉大的領袖率領大軍走出迷途,抓住機會一舉絞滅了韃子朝廷,為大漢的重新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位領袖在生活上也是嚴於律己,生平不近女色、仗義疏財、體恤官兵、愛護百姓……總之從以上的優點來看,現在咱們大漢的唯一希望就是林風林大帥、唯一的領袖就是林風林大帥、華夏億萬子民唯一的領導中心就是林風林大帥、我們唯一的人生使命就是保護林風林大帥、在林風林大帥的領導下進行抗清鬥爭……

當然這個論調出場之後還是受到了不少質疑,不過可惜的是就目前的形勢來,任何質疑這個理論的行為都是非法的,在一批傻瓜因為懷疑而倒黴之後,所有人都當即表示了擁護態度,而且其中以高士奇為的大批知識分子更是心領神會,積極參與到這個理論的完善以及補充工作中來,在短短的數十之內,林風的這幫學生整理出了一整套的、與儒家忠君思想一脈相承的儒家理宗學術體係,使這個幹癟癟的觀點骨架初步成為一個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具有極大服力的政治鬥爭理論,而同時李光地領導下的政府則相當默契的開動了最高宣傳效率,北京城裏所有印刷坊接到了印刷任務。

相對於知識分子,對軍官的教育工作就簡單多了,這些軍官眼下都是漢軍政府的既得利益階層,平時也是久經愚民政策以及忠君觀念的熏陶,更妙的是他們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當剛剛丟出這個理論,這些軍官就沒有任何遲疑的接受了這個上層大肆吹鼓的理論,與此同時,在馬莊熙熙攘攘幾之後,李光地政府緊鑼密鼓加派民夫修建的“忠烈祠”宣告竣工,在前幾場戰爭中犧牲的各級軍官靈位被大張旗鼓的放了進去,大帥本人更是一身素服,手書“英靈不死、浩氣長存”命人鑄成牌匾,在靈位前跪拜祭祀痛哭流涕,哽咽著大聲宣布這些軍官的父母雙親由政府養老送終,並且還享受級榮譽——少將一級以上的陣亡軍官父母見任何官員都無須下跪,而其他級別的軍官則往下排,按軍銜大對官員的權威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