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1 / 2)

雖然遭受了大漢帝國皇帝的冷落,但卡莫西多男爵看上去卻像是絲毫也沒有放在心上,連續幾天以來,他心情很好,興致也不錯,每天除了必要的、例行公事般的去皇帝行宮投遞文書之外,就一直在揚州城內的妓院瞎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位男爵閣下家世很不錯,本人每年也有十幾萬法郎的年金,因此雖然是身在異國他鄉,但行囊之中倒也充裕,在這花花世界過得也不算寂寞。

實際上,他對此次遭受的冷遇早有心理準備。要知道法蘭西雖然是歐洲著名強國,但那也僅僅是在歐洲的陸地上,要是出了歐洲地麵,到了大海上,那王國的軍隊多半隻有吃憋的份,卡莫西多作為一個熱情奔放的愛國者,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在當今世界,能在歐洲以外的世界吃香,那還是得看軍艦大炮的力量,而法蘭西海軍卻一直不能在歐洲揚名立萬,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之令人遺憾的事情。

這次和西班牙的那個“巴伐利亞啤酒桶”一起來到中國,卡莫西多一直感覺很有點丟份,雖然那個胖子一直在他旁邊湊近乎,企圖想結成一個什麼“歐洲人陣線”之類的攻守同盟,但每次都遭受了這位高傲的巴黎男人冰冷無情的拒絕,這件事情絲毫也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地方,因為就在不久之前的三十年戰爭之中,法、西兩國一直打得死去活來,雙方的仇怨達到了曆史最高點,卡莫西多甚至相信,要是自己和這個巴伐利亞啤酒桶同船抵達中國的消息傳到巴黎,恐怕第二天就會有流言宣稱他是“叛國賊”。

象胖子這樣的危險人物,卡莫西多躲避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朝前湊?!

其實他這次的使命也很有點無聊,與其說是法蘭西王國派漢大使,倒不如說是巴黎王國派出來某閑雜人員,目前的法王路易十四已經從昔日的“太陽王”墮落成酒鬼和性變態,成天除了在女人麵前自吹自擂之外,就是舉辦盛大的宴會、狩獵之類亂七八糟毫無意義而又非常燒錢的活動,加上之前在多場戰爭欠下的巨額國債,目前的政府早已掙紮在破產的邊緣,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王國政府的第一任務也是唯一任務就是:找錢。

坦率點講,就在卡莫西多領受出使中國一個星期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中國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而腦子裏唯一僅存的概念就是:那地方有錢。

這應該是某種頗為善意的偏見,始作俑者可能是羅馬獨裁者凱撒,因為這位羅馬老大長期以來一直以中國絲綢品牌歐洲代言人著稱,而緊隨其後的就是一大批稀裏糊塗的馬屁者和跟風者,等到蒙古人西征之後,一個名叫馬可波羅的威尼斯佬胡吹亂侃寫了本異世大陸類YY玄幻小說,然後風靡歐洲,大概的意思就是講一個窮途潦倒的意大利佬和他的手下前往東方取經,最後一番奇遇之下當官發財最終得成正果的故事。

從曆史角度講,這本書在歐洲引發了極為惡劣的後果,至少誤導了大多數歐洲人對中國形成正確的觀念,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一切皆已無可奈何。

不得不說的是,可憐的卡莫西多男爵閣下以及他的王,可憐的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國王陛下也是這本書的受害者。那次伊比利亞半島上發生的那場極為可怕的人道主義災難之後,整個歐洲如同地震一樣,窮凶極惡的東方佬夥同野蠻殘忍的北非海盜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模大樣肆無忌憚地聯合上演真人版木馬屠城記,嚇得整個歐洲目瞪口呆。

實際上,從遙遠的希臘神話時代一直到今天,這還是東方人對西方腹地造成了第一次直接威脅。就算昔日威名赫赫的蒙古軍團,沒有象這次這樣突如其來而令人瞠目結舌。

就在整個歐洲惴惴不安的時候,一向以目光長遠、氣魄雄渾聞名的路易十四國王陛下經過逆向思維推導,立即認識到這次或許是法蘭西王國的一次機會。

排開一切公文術語,這個推導過程的順序應該就是:中國人很有錢--法國政府很窮--中國人和西班牙人開戰了--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戰爭剛剛結束--中國人的勢力範圍在亞洲--法蘭西在三十年戰爭中擊敗哈普斯堡王朝之後成為了新一任歐洲霸主--中國人在尋求海洋貿易利潤--法國人苦於無法開拓殖民地。

簡直真他媽太妙了,如果這都不能結盟,那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結盟?!

距離不是問題,立場更不是問題:路易十四暫時沒有入侵東方的計劃,而且他也一點兒也不認為中國人會跑到西方來和他爭奪歐洲霸權。

不過唯一遺憾的是,在此之前,法蘭西和中國從來沒有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甚至就連兩國君主本人,甚至都很難在國內找到懂得漢語或者法語的翻譯。

當然,在利益麵前,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巴黎社交界向來以“出身外交官世家、形象良好,談吐風趣”的卡西莫多男爵少爺就被宮廷裏的貴婦人推薦到路易十四麵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路易十四當機立斷,當即賜予了卡西莫多外交大使頭銜,命令他即刻起程前往中國,以尋求來自東方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