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2 / 3)

沒等李紱回答,他就自言自語的道,“看樣子肯定是沒吃了,”回頭招呼太監,“來人,也給李大人送一份過來!!”

此事雖小,但麵子確是極大,自古以來,陪膳向來都是極榮寵的表示。李紱心中感動之極,拜謝道,“謝大王賞賜,臣五內……”

“好了,好了!先坐下、坐下,”待李紱坐在火爐對麵,林風擺擺手,“愛卿到底有什麼事?!”

李紱稍稍躬身,“回稟殿下,殿下還曾記得,昨日進京的那個準葛爾使團?!”

“當然?!”林風一怔,隨即精神一振,“怎麼了?!昨天愛卿不是說,要等你們打探清楚了再讓我接見麼?!”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李紱苦笑道,“回稟王上,咱們昨晚正是打探清楚了,滿部的官員都被嚇著了,因此臣才連夜趕來晉見殿下!”

林風吃驚的看著李紱,這幾年來,隨著漢王朝國力的上升,外交圈子也不斷擴大,這些禮部的官員可謂個個見多識廣,東洋西洋、紅眉毛綠眼睛什麼怪物沒見過,什麼叫“整個禮部都被嚇著了”,他愕然道,“什麼意思?!”

“回王上的話,”李紱苦笑道,“咱們給這幫使者騙了--他們根本不是葛爾丹的人!”

林風呆了一呆,隨即勃然大怒,一拍桌子,怒道,“什麼話?!居然是一幫招搖撞騙的痞子?!”

“那倒也不是!”李紱搖頭否定,拱手道,“漢王息怒,臣昨日也是大吃一驚,不過後來倒是問明白了--人家當初來的時候,也是自稱‘準葛爾汗國’使者,但此‘準葛爾汗國’卻並非彼之‘準葛爾汗國’,和那個葛爾丹不是一夥的!”

林風疑惑非常,皺眉道,“什麼?你仔細說說!”

“是!”李紱打起精神,仔細解釋道,“啟稟殿下,其實這個所謂‘準葛爾汗國’是隸屬蒙古諸多部族的一支,原名叫‘衛拉特蒙古’--這幫家夥可不是什麼野人,來頭當真不小,元朝時稱‘翰亦剌惕’,明代稱瓦剌,到了偽清,又稱衛拉特,亦稱厄魯特、額魯特或西蒙古、漠西蒙古,得到現在,這幫子蒙人分裂為四個大部落,分別是:和碩特部、準葛爾部、杜爾搏特部以及土爾扈特部四大部落!!”

“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林風裝模作樣的點了點頭,雖然他是學文科出身,而且高考時曆史科分數不低,但若說起這些什麼土啊特、什麼翰亦辣什麼的他隻覺得一片茫然,要知道在他那個時代,根本就沒這麼一說。即算這時聽李紱詳加解釋,他也是半通不通,不過這個時候當然不能說自己是外行,當下麵上擺出一副“釋然”,點點頭道,“聽愛卿這麼一分析,寡人倒是明白了!”

“我王天資聰穎,此輩蠻夷的來龍去脈,自然早就了然如胸,微臣這裏隻是稍做……”李紱頓了頓,選了幾個詞,“……稍做整理罷了,其實在大王跟前,哪有什麼疑難之事?臣班門弄斧,不免貽笑方家!”

“那是、那是!”林風臉皮極厚,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點點頭,朝李紱問道,“不過聽你說了半天,這個使團到底是哪家的?!”

“啟稟漢王,其實還是準葛爾部的!”李紱顯得非常之有耐心,“這事說來話長:其實這個準葛爾汗國建國很早,昔日偽清入關之前,他們就在博克塞裏(注:今博克賽爾自治縣)建都,並製朝儀典章,曰《衛拉特法典》,在西域一帶,也算是一方豪雄,不過風光未久,開國老汗去世之後,膝下數子為爭奪汗位發生內戰,國力迅速衰敗,最後一名叫‘僧格’的王子戰勝其他對手,奪得了大位,然而登基未過幾年,卻又忽然被人暗殺,之後這個葛爾丹才從西藏匆匆趕回,趁國內一片混亂、群龍無首之機,登基為王,自號‘博碩克圖汗’……”

“不錯、不錯!”林風顯得有點不耐煩,“那和這個使團有什麼關係呢?!”

“回大王的話,”李紱倒是十分鎮定,耐心的道,“適才微臣說了,這個葛爾丹是趁亂奪國,其實得位不正,按照正統的說法,準葛爾大汗的位置是應該由僧格汗一係來繼承的,故國內頗有不少貴族心中不服……”他反手遙指著王府東邊,“現在住在貴賓館的那個準葛爾使團,他們的主人就是僧格的長子,名字叫做‘策妄阿拉布坦’,據說其人英武不凡,頗有謀略,前年六月,此人得葛爾丹猜忌,於是突然率領萬餘部眾逃離汗庭,於博爾塔拉河一帶修養生息,時刻伺機複仇--去年我軍與葛爾丹會獵山西,大破敵軍,葛爾丹元氣大傷,他便趁機起兵,現已統率數萬騎兵,進攻葛爾丹之後,如今已奪取吐魯番、庫車、乃至額爾齊斯河、烏爾蘇湖等大片疆土,實力不容小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