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管領導、大漢工部尚書左侍郎的態度,那些背景離鄉流竄海外的家夥毫無疑問,人人統統具備罪犯潛質,要知道古有明訓,父母在不遠離,拋棄家邦本來就是不義不孝了,居然還要加入他國——雖然為天朝效力理所應當,但怎麼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對故國不忠吧?所以按照這個理論朝下推,這幫家夥絕對毫無忠義可言,既不可重用也不可信任,大漢朝廷“姑且利用”而已。
這個說法在帝國官場具有很大市場,可以說基本上沒什麼反對的聲音,甚至連林風也不敢說“NO”,這是一件沒法反擊的事情,因為這個說法源自聖人,反對它就是反對聖人;反對它就是反對大漢的基本政策和立國綱領,屬於自絕於人民、不齒於朝廷的臭狗屎一類,按照行話來講就是“違憲”。
雖然這個說法有點過火,但按照十七世紀的現實情況來講,也不是全無道理,經過大漢朝廷的調查統計,發現要求加入中國國籍的那些國際友人確實算不上好人,雖然現在在曆史上的名號被稱為“大航海時代”,但除了一些狂熱分子之外,絕大多數身家清白的人不會滿世界到處亂跑,現在活動在東南亞一帶的歐洲人絕大多數是搞走私的,其中百分之六十順便兼營海盜業務,從業人員從船長到最低級的水手,很多人都有過犯罪記錄,其中不少還是聲名狼藉的通緝犯,如果一定要按照正規法律標準來衡量的話,留駐澳門的各國商會全部可以被看作“跨國犯罪集團”。
當然林風絕對沒有主持正義為世界和平努力的意思,恰恰相反,和這些跨國犯罪集團進行友好往來,並且建立長久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經被中國政府確立為今後幾百年的基本國策之一。
於是在這些國際友人的協助下,林漢帝國的海軍事業發生了跳躍式的發展,之前因為心存疑慮的關係,那些以前從事於走私學、海盜學等學術研究的專家隻是被聘用為造船顧問,但大漢政府很快發現,這些國際友人具備了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人人刻苦努力無私奉獻,在很多方麵可以看出這批人熱忱和忠貞,所以幾個月之後,在伏波中郎將施琅將軍的強烈要求下,大批國際友人被林風批準加入大漢海軍服役,並且不少人還擔任了一些技術性的軍官。
盡管如此,但就目前的海軍實力來看,派出大批軍艦攻擊呂宋島顯然還有些不太現實,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大漢海軍擁有兩支艦隊(遠征軍團軍艦不予計算),其主力為施琅將軍統率的第一艦隊,擁有大型戰艦七十餘艘,作戰兵員近兩萬人,在中國沿海、朝鮮、日本海域一帶活動;另外楊海生將軍的第二艦隊也擁有五十餘艘大型艦隊,作戰兵員九千餘人,行動詭異,基本上一槍一個地方,對東亞各地不斷進行友好訪問。
如果把這些人全部計算進來,實力也算得上是頗為客觀,至少東亞這塊在數量上已經蓋過了台灣艦隊。但實際上卻缺乏係統性的訓練,尤其是大規模的艦隊海戰之類,其中不少軍官和士兵根本沒有任何戰鬥經驗,甚至連演習都很少,如果就這麼開過去攻打呂宋島,實在是有些令人擔憂。
不過林風這個時候倒不是什麼很擔憂,因為就目前的海上態勢來看,如果西班牙海軍要來進攻大漢,那就首先必須跨越台灣海峽——這個問題相當嚴峻,要知道老鄭家雖然在陸地上有點軟腳蝦,但在大海上卻不是吃素的,而台灣艦隊作為東亞一霸,絕對沒有理由容忍一些不三不四的黑戶堂而皇之的在眼皮底下過路,所以說站在西班牙海軍的角度來講,要進攻北中國港口,那就必須首先打通海灣海峽,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所謂“報複性打擊”就得從軍事行動降級到嘴巴行動。
當然,西班牙殖民政府還可以和鄭經達成一些共識,比如同盟或者友好條約之類,但不論從曆史淵源來說,還是就目前中國的政治局勢來講,要做到這件事情可能性不是很大,基本上和立即研發洲際導彈項目直接打過來相差不遠。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大漢商會的業務拓展很快,但暫時還沒有哪個把生意做到東南亞和印度洋,目前中國商品的出口基本上都由歐洲進出口代理商搞定,所以說即使呂宋島方麵勃然大怒也是無傷大雅,不論是想攔截茶葉還是想炮轟絲綢那都熱烈歡迎,反正不論怎樣都輪不到大漢海軍替那些可憐蟲出頭,自然有大票國際友人開著軍艦過來維護世界和平。
當林風把這些局勢分析給諸位輔臣聽了之後,林漢帝國諸位大佬表現得非常之有信心,通過這幾年的海上業務,現在的大漢政府在海外貿易上著實嚐到一些甜頭,雖然朝野上下還是有大票清流對“盤剝往來、與民爭利”的行為表示了輕蔑,但銀子似乎更為現實一些,絕大多數掌握政府運轉的行政首腦都轉變了態度,起碼李光地就是其中一個,早在一年多之前,這位帝國首相就被糖衣炮彈擊斃,拋棄了聖人教條,心安理得的享受政策成果,這個轉變比林風想象中的要迅速得多,到底作為一個計算柴米過活的當家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抵製這種誘惑,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帝國,之前可供政府自由調動的資金實在是太少了,一旦有什麼刮風下雨導致財政惡化,那所帶來的後果是極其致命的——就在不久之前,崇禎皇帝陛下為了驗證這條真理,已經用一個帝國做了一次小小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