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2 / 3)

“顧某聽聞殿下去年是收集大批……那個‘粗糧’濟民的,難道今年就不可以再用這個法子麼?!”顧炎武麵上失望之極,不甘的問道,“流民苦矣,決計不敢挑剔吃食,隻求但活一命,便是漢王的恩德!!”

林風嚴肅的道,“先生是個學問人,卻不知道這賑濟的難處--去年我軍大量收集食物,是從秋後開始的,那時田地尚暖草木未枯,而且運輸很方便,可以集中力量從各處調集,現在臨近年關,我治下各處漫天冰雪,教人如何收集食物呢?!”

“某又聞漢王今年推行仁政,自南方引進大批薯、芋良種,今年大獲豐收,據說民間傳聞,昔日大軍出征時,囤糧堆積如山,乃遠征千裏從無乏糧之虞,前些日子還征召了上萬新軍入伍,難道如今就無粒米活人麼?!”顧炎武漲紅了老臉駁斥道,“唐太宗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殿下,這社稷根本,不在軍力,而在千萬黎民哪!”

林風大是尷尬,端起茶碗掩飾臉上的神情,幹咳一聲道,“先生不知,存糧是有一些--可這些糧食都是軍糧,所謂軍不可一日無糧,不然必未戰自亂,先生如此學問,難道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顧炎武憤然道,“如此說來,大王如今就真的不願伸出援手了?!”

林風和陳夢雷對視一眼,苦笑不語。

見此情景,顧炎武禁不住仰天長歎,“難道我泱泱神州,就無一人能顛轉乾坤,拯黎民於水火麼?!……”

林風歎了一口氣,“既然是顧老先生開口,本王雖然艱難,但也決計不能不給麵子……”

“哦?!”見事有轉機,顧炎武驚喜莫名,失態的道,“大王是答應了?!”

“嗬嗬,先生莫要著急,這個事情急不來的!”林風稍稍沉吟,“寧人先生,本王跟你說老實話,現在邊境上的流民太多,若是全部都要救,那是無論如何也是救不了的,所以咱們還得講點方略!”

“願聞其詳!”

“這件事情說起來是有點殘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林風正色道,“本王的辦法就是隻就救青壯和十二歲以上的成童……”

話未說完,顧炎武即怒容滿麵,“漢王不是說笑吧?!流民大多合家滿戶,甚者還有數世同堂,如斯方略,真毫無人倫可言矣!!”

“本王可不是在開玩笑--寡人開始就說在前頭了,這是毫無辦法的事情,”林風毫不客氣的駁斥道,“現在就這個局麵,要麼大夥一起死,要麼就救活容易救活的人,”他冷冷的看了顧炎武,“做事情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行的,救濟百萬黎民,其政務千頭萬緒,哪裏有那麼容易,而本王也沒有那麼大的成本,能把流民全家老小一齊養下來。”他瞥了顧炎武一眼,忽然笑道,“先生的菩薩心腸,寡人當然明白,不過這裏送您一句話:書生誤國--先生聽說過沒有?!”

顧炎武被他氣得胡須亂抖,自他文章成名以來,天下人見了都是客客氣氣,誰敢當麵侮辱,此刻林風如此無禮,簡直前所未聞,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勉強按捺怒火,沉聲道,“顧某受教了,還請漢王指點!”

“客氣、客氣了,本王怎敢指教先生,寧人老先生學冠天下,寡人就是再投次胎去讀書,也是萬萬趕不上的,”林風嘻嘻笑道,“您老別生氣,聖人不是說了麼: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救濟的事情本王好歹也是做過一次了,有經驗,您在這方麵趕不上我也是很正常的!”

見顧炎武錯愕不已,林風端起茶碗,“來、來,喝茶!--窮經治學,意見不合實屬平常,老先生學究天人,難道還能跟咱們後輩小子計較?!”見顧炎武怒色漸去,林風放下茶碗,誠懇的道,“先生勿要生氣,晚輩的方略雖然殘酷,但卻是眼前最實際的法子,也是流民百姓最能收益的法子--您看,咱們糧食隻有這麼多,若是平均分配一鍋粥撒下去,最後大夥都活不過這個冬天,難道先生真以為本王不想救人麼?!”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無奈的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啊!!”

顧炎武悚然動容,到底是當世大儒,治學磊落,當下站起身來,深深躬身致歉,“老朽迂腐糊塗,適才竟誤解殿下深意,慚愧、慚愧!!”

林風起身回禮,“若是按照本王的方略,咱們大漢會派遣官吏,在這些流民總挑選青壯男女和童子,與他們簽訂契約,然後借給他們口糧,再遷徙至關外遼東屯田,待來年有收成之後,在分年逐一返還,”他看了看顧炎武,“先生以為,此計如何?!”

顧炎武皺眉道,“若是這些青壯不願拋棄老小病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