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1 / 2)

接下來的日子簡直暗無日,在林風的率領下,這支剛打了勝仗的隊伍爬進了深山老林。由於生怕被清軍覺,部隊專揀那些偏僻的路行軍,一路上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但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士氣倒還挺不算太差,於是翻山越嶺曉行夜宿,沿著幾百年來山民們踩出的道蹣跚而行,在這裏古代人卓越的身體素質讓林風大大的開了一回眼界,真是難以置信,人類的身體力量居然不遜色於任何一種牲畜,在某些崎嶇的地段,林風目瞪口呆的看到,這些身強體壯的民夫居然能用肩膀把一輛輛載重運輸的大馬車扛著走,然後自身還負擔著一大批糧食輜重,而趙廣元率領的先頭部隊這時也充分表現出了一支野戰部隊的實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基本上不用林風操心。

如果能回到前世的話,林風一定會旗幟鮮明的反對保護自然環境,因為這回他的確吃足了大自然的苦頭,雖然這次郊遊的地點是前世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林木草地各種野生動物的品種數量比前世要精彩得多,但絕對沒有任何人能有那麼一點點踏青的閑情雅致,在這一刻,林風深深的領悟到為什麼古代人不大喜歡居家旅行了——試想一下,在野外宿營時身邊耳畔時不時響幾聲虎嘯狼嚎,然後隨手一抓摸出條毒蛇來,這種五更驟醒夜半驚魂的感覺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

但這些對於正在逃命的林風來還不算最痛苦,幾千人在雁蕩山轉悠了了幾之後忽然現自己陷入了困境——他們迷路了,這個難題倒大出林風意外,因為按照前世武俠的法,象這樣的深山老林裏是肯定有什麼古廟荒村之類神神秘秘的東西,而且一般世外高人也通常喜歡窩在這種地方看看書練練功什麼的,可惜這回林風卻很不走運,大隊人馬走了七、八之後,居然沒有遭遇到一個類似人工建築物的東西,讓整支部隊陷入了茫然無措的狀態。至此林風深深的恨上了金庸古龍,因為這個致命的誤導很可能讓這支部隊全軍覆沒。

這個難題的解決得益於趙廣元的運氣,因為他在某探路時抓到了一名本地的山民獵戶,很不巧,這名獵戶當時正在追蹤一隻受傷的豹子,卻不心撞上了趙廣元的騎兵,於是當即就被以清兵探子的罪名逮捕,一番暴打之後,這個倒黴的獵人委委屈屈的答應帶路,然後報著憤怒而後驚喜的心情提前預支了二十兩銀子的帶路費。

根據對清兵探子(無辜的獵戶)的審訊,林風這才知道其實方向並沒有弄錯,現在部隊已經快要走出雁蕩山了,現在所處的方位正是北雁蕩的餘脈,受溫州府管轄,現在離自己最近的縣城叫臨濟縣,距大隊不過兩百多裏。

雖然自己的手下全是精壯的大漢,但經過這麼多的長途跋涉,現在都已經非常疲憊了,想來若再不找個地方休整,恐怕要不了幾,這支軍隊就會崩潰,看著這一張張精疲力竭的麵孔,林風果斷的下令進攻縣城。

當林風率領兩千多名士兵潛伏在縣城附近時,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看著這個所謂的“縣城”,林風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想不到想不到自己軍事生涯中的攻城處女戰居然奉獻給了這麼一個垃圾的地方,這個城市簡直就是對中華文明築城技術的侮辱。是縣城,林風倒覺得更象是一個村莊或者鎮子什麼的,土壘的城牆居然還不到三米高,就城市的大來看估計住滿了也不會過一萬人,林風本來憂心忡忡想了很多攻城的妙著,看來這根本就不可能用得上。

之後的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就在城門的那幾個老弱病殘準備關門時,趙廣元帶著他的那二百五十名騎兵直接衝了進去,而縣城內的守軍則非常識相,不做任何抵抗的直接放下了武器,當林風率著大隊步兵進城時整個城市家家關門閉戶,得得的馬蹄踐踏聲在空蕩的街道上顯得異常寂寞,開始還有幾聲狗叫相和,可惜叫了幾聲就嘎然而止,仿佛忽然被什麼人卡住了喉嚨。

攻城戰順利結束,縣城駐軍連官帶兵總共一百零七人全部成為俘虜,整個戰役除了看城門的那幾個老頭受了點驚嚇外沒有任何人受傷。林風率領李二狗等一眾親兵和劉老四王大海諸將大搖大擺的進駐縣衙,縣令則早被趙廣元從床上揪了出來,五花大綁捆得結結實實。

這個縣令是個二十多歲左右的年輕人,此刻穿著月白中衣,辮亂糟糟的糾集在腦後,倔強著不肯跪下去。出乎林風的意料,他的表情似乎並不太緊張,也沒有破口大罵“反賊叛逆”什麼的,隻是靜靜的站在那裏,注視著林風的眼睛裏仿佛有點驚訝,可當林風和他對視時他馬上移過視線,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