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下)(1 / 2)

一來二去,沒幾林風就和軍營裏大大的軍官混得爛熟,林風出身1世紀,當然沒有什麼讀書人高人一等念頭,但這在他人眼中就顯得很是平易近人了,這些軍官相對來比較淳樸,跟他們喝得幾回酒吹上幾次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林風很快就有點軍師的譜了,加之他出現得很奇特,模樣的古怪,被這些大兵很是推崇,走了幾在軍營裏也算混成了個人物,人前人後總有人喊聲“大人”。

但在這些軍官的眼裏,李清流就很不上道,林風不知道這個李參將是怎麼想的,平時對著自己談談很客氣,但對這些軍官卻一到晚吹胡子瞪眼睛耍脾氣,按他的法就是“禦下要嚴”,而這些軍官個個都還沒什麼脾氣。看來雖然明朝滅亡了,當年的那套壞風氣還沒丟,文人統兵軍人受歧視的傳統依舊保持得很好。

按照軍紀,象這樣的出征路上是絕對禁止喝酒的,但李清流一來是個半路出家的軍官,二來他是這支隊伍主將,沒人管得了他,三來在後方運送輜重,走了這麼多也沒出事,所以對這套東西也沒放在心上,臨行前從家裏帶了幾壇子好久,每宿營後都拉上林風,一邊喝酒一邊探討探討三國演義。不過這也僅限於林風,其他人倒是很自覺的遵守了這個階級差距,沒人敢有什麼意見。倒是李清流酒量太差,每次林風才潤了潤喉嚨,他就趴下了。

林風雖然在前世隻是一個學生,但對“槍杆子”的重要性還是很清楚,何況他知道過不了多久耿精忠就會吃敗仗,到時候大夥很有可能會一起逃命,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現在對這些軍官倒是刻意結交。

根據中國人的習慣,交朋友一般都從酒桌上開始,和李清流混得稱兄道弟之後,林風很快取得了對親兵的指揮權,這一如往常,把李清流喝趴下之後,他吩咐親兵頭目李二狗從李清流的酒壇裏灌上幾壺,出去找軍官們喝酒。

到了偏帳的時候一張桌子早已圍滿,這幫家夥這幾已經習慣了晚飯後加餐喝酒,而且這個活動在這支的軍隊裏儼然成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有資格參加酒會的至少也得是哨總以上軍官。

“林先生,你昨咱們這會跟三國裏赤壁之戰差不多,從占的地方上來看,咱們和吳三桂就好比那孫權劉備,清兵就好像那‘八十萬曹兵下江南’,您咱們會不會穩贏?!”話是是守備趙廣元,統帥著這裏的二百五十個騎兵,遼東人,從十幾歲就開始當兵,據打仗很有一手,這裏的軍銜除了李清流就以他最高。他就是林風在這個世界第一個近距離接觸的人,那就是他率領一隊騎兵把林風從山岡上抓了下來,而且還曾善意的幫他擋過一鞭子。

“這話不好,你也知道咱們和吳三桂、尚之信他們其實尿不到一個壺裏,而康熙又不比曹操,人家原本就統一中國了,咱們是後來起兵的,老百姓的心思不向著我們啊!”林風掃了一眼,各個軍官都放下杯子,湊過腦袋聚精會神的聆聽,他壓著嗓子道,“別的不,就咱們前麵的徐尚朝都督的那五萬人馬,嘿嘿,恐怕也……”

“恐怕什麼?林先生別賣關子,咱老劉是個粗人!”步兵把總劉老四是個急性子,聽林風欲言又止,粗著喉嚨喊道。

“你他媽的急個屁?這話好麼?”由於混得熟了,這些軍人都是粗人,大夥相互之間早已言語不禁張嘴就罵,彼此倒也互不見怪,林風壓皺著眉頭苦著臉,聲道,“咱們在這裏這種話叫‘擾亂軍心’,要砍頭的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