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聖經》與中國現代文學(2)(2 / 2)

高利克在他的書中也寫到顧城(1956—1993)的小說與《聖經》的關係。顧城在我柏林的寓所住過,當時高利克經常到那裏跟他見麵。高利克的“Young Bing Xin and Her Poetry”(《青年冰心及其詩歌》)一文基本上是從基督宗教的角度來介紹冰心(原名謝婉瑩,1900—1999)的。冰心在看了第十九首《詩篇》之後,開始創作她的兩部重要的詩集《繁星》和《春水》,特別是《繁星》,我們應該從《舊約》中的“創世”來分析其創作。如果高利克說的有道理,那麼,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冰心是第一位用白話文寫出很好的中文詩歌的文人。魯迅的古體詩寫得很好,但他的白話詩並不出彩。胡適用白話寫的詩也不盡如人意,但冰心寫的白話詩語言流暢、思想深刻,我認為可能因為冰心時常讀《聖經》並受其影響的緣故,所以我喜歡稱她為“中國現代文學之母”。與魯迅不同,冰心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在小說中她注重慈悲、同情這樣的感受,反對尼采,她認為如果人類沒有慈悲之心的話,世界是沒有什麼希望的。魯迅並沒有這種慈悲的感受,在死前他還是在說我不原諒誰,這點我覺得很可怕。

從1862至1949年間,在中國一共出版過三百種《聖經》的譯本,而從1981至1990年《聖經》在中國的印刷量也是驚人的。連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讀過《聖經》,他們著作裏麵的引文不少都是從《聖經》來的。

高利克這本書的資料是非常豐富的,如果仔細讀高利克在這部書中所介紹的資料的話,無疑會豐富我們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