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2 / 3)

那些實驗其實隻用3、4天就可以做完,把實驗記錄記下來,然後就等著把實驗報告寫了交上去。所以最後幾天大家都比較閑,李老師也不來實驗室。我們就聊天,或者自己做點別的實驗。大家都比較喜歡拿根鐵絲泡在硝酸銀溶液裏頭,把銀給置換出來。也有很具創新意識的,記得當時有一組人不知道在錐形瓶裏裝了些什麼,固定在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加熱。然後就開始聊天,聊得忘乎所以。隻見一團火從錐形瓶裏噴了出來,之後持續燃燒,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當事人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跑過去滅火,我們問他燒的什麼玩意兒,他說他隨便加的,都忘了。

除了硝酸銀,似乎男生都很喜歡玩兒錫。最常見的玩法就是拿倆坩堝,把熔化好的錫液倒進另外一個,等它冷了又加熱,然後再倒回去。

有幾個哥們兒在那製造硬幣,他們的方法是在小坩堝的底部放一枚硬幣,並在坩堝壁上抹一層石墨。然後在另一個坩堝裏加一些粒狀的錫,放到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等錫熔化後倒入之前的坩堝,再在錫液上丟一枚硬幣。待錫冷卻後倒出來,用刀子把多餘的地方剔除,就得到了一枚做工較粗糙的硬幣。

比較有意思的玩法就是找點石膏,做個模具,把錫液倒進模具裏,做成一定的形狀。剛開始是坐成銀錠的形狀,後來靈機一動,做個心形的。有了這想法,大家都很興奮。還沒等錫完全冷下來就迫不及待地拿小刀把它撬出來,剛好桌子上還有水,於是這顆“心”碰到水就開始活蹦亂跳。謔,太有才了!竟然做出來個如此有生命力的心。後來又有人做其他形狀,各式各樣都有。

有個哥們兒不知道做什麼形狀了,於是換了兩個坩堝開始最簡單的玩法。結果因為一時大意,還沒把坩堝烘幹就往裏頭加錫,然後一加熱,“嘭”的一聲爆了。這個小爆炸的波及範圍還挺廣,殃及十餘位同學。離得越近損失越慘重,比如那位哥們兒,衣服、褲子都被燙了幾個洞,手也被燙傷了。損失最小的隻不過是受了點驚嚇,衣服上多了幾個錫點而已。

女生一般都喜歡拿甘油。我們李老師上課經常說些皮膚保養以及養生之類的,我們男生一般不怎麼聽。女生無一例外都很認真地在聽,有時候還把那些記在本子上。因為她以前說過實驗室的甘油純度相當高,用來保養麵部皮膚是最好的。於是女生們趁這次機會拿了不少,有的拿個10毫升的量筒裝一些回去,有的直接拿燒杯裝。

到教室,還有許多人沒來。找老位置坐下,不怎麼想說話,於是拿出手機。手機這東西真的是離不開了,有事沒事都愛拿到手上把玩。要麼玩下遊戲、要麼上網、要麼看下裏頭的照片、要麼看下以前收到的短信。有時候實在無事可幹,可以把每個功能選項都打開,然後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翻看。實在沒別的東西可看就看日曆,一會兒功夫就能翻掉一年,真切地感覺到時光的荏苒。豁然發現2010年的情人節跟春節竟然在同一天。如果那時候有了個女朋友可怎麼辦啊?

手機裏電話號碼相當多,經常打的是家裏的號碼。向家裏彙報一下最近的學習、生活等等,關心關心父母的身體,問一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體狀況。隻要這一切都好,那我們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一般家裏的號碼都設得有快捷撥號,想打的時候按一個鍵就行。很多號碼對應的姓名都是綽號,因為好多人的姓名都忘了,隻記得綽號。這樣看來,使用那些連著很多個6或者8的手機號碼其實很沒必要。怎麼說呢?你號碼再好寓意再吉利,人家一般都會把你號連同姓名一起存在手機裏,你給別人打過去的時候顯示的是你的姓名而不是那個相當牛叉的號碼。如果人家給你存個“瓜娃子”或者“二百五”,你給人家打過去人家隻會想:謔,那個瓜娃子或者二百五打電話來了。同理,QQ呢稱整得再華麗再有內涵意義也不大,人家把你備注名稱一改,一切白搭。

我們平時一般不打電話,有事就發短信。月底是批發短信的時候,不管是平時聯係多的還是很少聯係的都添加起來,把一些好笑的*出去。不管對方回不回,反正無所謂了。即便如此,每個月還是要剩百八十條短信。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短信資源,於是狂發sao擾短信,有時候發個空格,有時候發一句話,一個字一個字地發。更有時候全寢室禁言,短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