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天雄山上的一夥好漢,自從當初大怪犯罪時,便就要前去劫奪,卻因一時措手不及便被人已送解去邊地了,隻得就經常派人去江湖上打聽著消息。
雖說對大怪的事情不是一一都盡知,但卻也是曉得一些大概的情況,讓山上眾人對他是無不想念著啊!隻是卻不知道他近日已經回來的事情。
這天,忽然就見有探事的回來報說大怪已經回家來受罪的事情,便就見人一時都開始擦掌磨拳起來,就準備著要下山去進行劫奪。
就在這時,忽然又見報說洞庭湖君山上有派人來下書信,遂就趕忙拆開一看,卻是山上眾位兄弟們的一封公書,隻見上麵寫著。
道:大怪盡孝來南,從井陷身,不久俱斃,凡我同心直戮力捐軀,手援救溺,共敦義好,不想,近日獲得飛報,太尉蟑螂已遣兵四出有進剿洞庭湖天雄山之意,如若是因救溺失巢,守巢又失義,均非良策,但各行己誌,各展奇謀也!誠恐鴻雁難傳,臨期不能畫一,因思水分杯勺,難救輿薪,聚水成渠,易漂炬燼,君山去嶽陽,片帆可渡也!書信到乞率虎賁兵馬共聚協謀,不知何時可引領兵眾到來哩?
眾人看完後,一時都還沒有咋個看懂這其中的義理,這時,千本遂就細細地與他們一一解說了一番。
眾人聽了,這才個個大喜地說道:這個意思,現在咱們又該咋怎呢?
千本說道:木不聚不成林,黨不結不固啊!我等原本就是要一心一意等待著大怪上山來為主啦!大怪卻是久意於洞庭湖中,咱們便趁此時就幹脆移駐君山去,合並在一起攜手共救大怪吧!為蛟為龍,正在此舉呐!
眾人聽了是十分的歡喜,立即就一麵寫書信去答複,一麵就開始收拾起來,傳知全山上的小兵,臨行前需全部燒毀關隘寨宇。
不日,就見起身下山,隻見大小人眾共有五百餘人馬,千本又傳令都是官軍打扮,一路上就說是奉太尉高蟑螂征調去武昌的兵馬,於是,所過的府州縣都並無過多追問盤查。
當將要走到洞庭湖岸時,就看見了已有君山上準備好的船隻,隻見眾位兄弟們都來迎接住了,大家陸續登舟,一時掛帆,便就渡到了湖中。
這時,天雄山上的眾位弟兄們果然就看見這君山是形如猛獸,牢牢地盤踞在湖中,有眾水來朝之勢,個個心中都是不勝的歡天喜地,遂就依次排序上山而去。
但見這滿山上是鼓炮喧天,眾小兵都來排列迎接住,然後,一齊就同入廳堂中,各自一一拜見。
隻見玄句,天臂,銅殼,更是一番歡喜,又見番花接住了椒花走入裏麵去相見,廳上的弟兄們一一分坐於兩旁。
客位是藝六,滕飛,千本,天臂,焦麵鬼,主位是瓦雄,花貓,水浪蛟,玄句,銅殼,墨用,水稻,共是一十二位頭目,各自坐定。
瓦雄等幾位洞庭湖兄弟說道:咱們一向都是久慕著列位哥哥呐!隻是不得機會相聚啦!卻因聞聽到了這個江湖大信息,正事在兩難之際,遂隻得商議岀了這個計策岀來相請列位哥哥們的到來,不想書信一到,就幸得列位哥哥們立即棄寨到來商量做事啦!實在也是大怪哥哥的天運啊!
千本說道:幸得眾位弟兄賜書信來,言切情理,遂就隻得棄小就大而來此結聚,以便日後大家攜手共圖謀事業啊!隻是不知這封書信的寫作者是岀自何人呢?
玄句便指著一個人說道:就是這位兄弟,他叫做墨用,是一個經書教授,久通文墨,真草隸篆以及刑名書禮,無一不曉,隻因他沒有坐性,去年時失去了館糧,便就獨自很明智地投上山來了,豪情熱血拜了弟兄,咱們稱他是書記手。
說罷,又指著水稻說道:這位兄弟是一個賽神醫,因山中常有瘴氣,軍士都容易患疾,咱們在江湖中因知道了他的名聲,特就遣派人到臨安去先引誘他走到中途時,便才將實情與他細細說知,他便仗義來到了山上,與大家熱烈地結成了弟兄。
千本與眾位弟兄聽了後,都各自大喜。
不一時,就見已是大排酒席,大家都各自盡情暢飲了一番,然後,就開始商議起來該如何劫救大怪,並又咋個迎敵官軍的事情來。
隻見千本疊起著兩指,便慢慢地說了岀來,說道:迎敵容易,劫救難嗬!咱們今聚合一起,已非昔比,隻需要據險而守,在這裏沉著地趟涉著風浪,以逸待勞,萬不可急忙向前,要趁其官軍有疲之時而攻之,他軍雖有三千之眾,也當望風敗走也!這倒不足為慮哩!隻是劫救大怪,卻計非萬全,這關係到性命於指掌啊!但我今計已得矣!剛才我聽見墨用,就準備打算要他去走一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