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慢慢的走了將近兩百米,大家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三兒,你看那是個什麼玩意,怎麼那麼大,我感覺隻有海裏的鯨魚才這麼大,陸地上竟然也有這麼大的神物嗎。”水壺不僅感歎說道。
“說真的,我也沒見過如此巨大的生物,那肯定是遠古生物了。這看著似於非魚,我實在想不出來啊。”我也無奈的說道。
“這個我也沒遇到過,不過我聽我一個研究古生物的朋友說過,有一種魚----------------叫做鄧氏魚,不過這種魚是生活在水裏的啊,從來沒有聽說還可以在陸地上行動啊。而且我剛才觀察了一下,這玩意還有腳啊。”蠍子疑惑的說道。
“你給說說這鄧氏魚到底是啥啊?”二妮充滿好奇的說道。
鄧氏魚是一種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它的頭部和魚身兩側被鉸接盾片覆蓋著,它們沒有牙齒,而是兩排鋒利的骨片。迄今發現最大的化石標本長度達到10米,推測其體重為4噸,是當時的頂級掠食動物。
鄧氏魚看起來是凶暴的猛獸:強有力的體格加上包裹著甲板的頭部。這是一種泥盆紀海洋最凶猛的肉食動物,即使在4億年後人們看到它的化石仍然會感到敬畏。它非常大,這意味著它可以一口將小型鯊魚撕成兩半。
鄧氏魚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擁有異常旺盛的食欲,使它成為當時最強的食肉動物。古代鯊魚、頭足類(鸚鵡螺、菊石)、甚至自己的同類,都在它的食譜內。擁有如此旺盛食欲的鄧氏魚,卻一直經受著消化不良的困擾,在發現的化石周圍,經常能發現一些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魚的殘骸。鄧氏魚必須擁有異常強大的咬合力。它很可能是地球上第一個“百獸之王”;它的存在比陸上第一隻恐龍的誕生還要早1.75億年。
最大的雷爾泰鄧氏魚體重4000千克,長度9米,估測咬力可達5000千克一平方厘米,最大咬力5000千克末端,前端咬力300千克,是泥盆紀咬力最大的硬骨魚。
”這魚生活在海裏,怎麼可能跑到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啊,魚不懂事變溫動物嗎,在這裏他們怎麼生存啊?”我有些奇怪的說道.
“這個我覺得可能他們也發生了進化,就像人類一樣,也是從幾千萬年前進化而來啊.”毛驢說道.
“這麼說,經過幾億年,他們還進化出了四肢和陸地呼吸的肺啊.”二妮說道.
“我覺得黑有這種可能,我們人類不過幾十萬年就進化的有了語言,他們同樣可以進化啊.”水壺也說道.
“不過,我們也隻能這樣推測了,不知道他的凶殘本性是不是有所改變,要是我們遇到了,別也成為了它的一頓美餐就好了.”毛驢唏噓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