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輔九指神相叩首道:“仙帝一脈受命於天,掌管仙佛界四方各地,不可冒犯。但如今天下尚武,武林勢力漸漸崛起,征伐不斷。江湖勢力的紛爭,擾亂天下,荼毒生靈。仙帝一脈曾頒下禁武之令,可惜也以失敗告終。事實上仙帝一脈已難控製武林局麵。老臣想天神降下與當年一樣的天兆,正是希望宮主與仙帝一脈共同治理天下。”
天軒奇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如何能夠讓本作與仙帝共同治理天下?”
大聖賢者道:“仙帝統領眾生萬民,主公掌理天下武者。”
天軒猶疑道:“這……還是不妥。”
大聖賢者道:“邪帝將出,天下危矣!主公縱然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天下謀算。唯有主公稱帝,天下武者歸心,合力以抗,才有戰勝邪帝之望。主公稱帝,乃是為天下安危而行,何人不服?主公就準了吧。”
天軒道:“本座稱帝,與禮不合,此事本座斷然不準,眾人退下吧。”眾人齊道:“請宮主三思!”
天軒喝道:“本座不會答應!”說著,竟自入後殿,不理會殿上眾人。大聖賢者便也起身,帶領眾人下殿。聖宮上下上表請聖宮之主即武林皇帝之位以抗邪帝,而聖宮主認為與禮不合斷然拒絕之事,半日之後已傳遍銀河界。
恒河之畔,聖宮主掌斃冥域之主的神威,眾人親見,各自敬服,歎為神人,心中敬仰之情無以言表。而邪帝武學重現之事,眾人也是親見,對於邪帝未死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證實。何況大聖賢者又暗中命人將邪帝即將複出的傳聞廣為傳布,整個仙佛界亦無人不知。邪帝之殘忍嗜殺,又非冥域可比。天下武者,隻覺死期不遠,莫不心下惶惶,六神無主。
正在擔驚受怕的眾人,如今聽聞聖宮發生之事,多心頭一亮:“要說當今天下翹楚,非聖宮之主絕逸聖心莫屬。若由他擔當武林皇帝,聯合天下武者,未必不能與邪帝周旋,我等托庇在他羽翼之下,隻怕還能夠保得住性命。”
關鍵時刻,性命要緊,哪裏還細想天兆是真是假?這一切是不是聖宮的計謀?即便有少數看破此事的智慧者,性命交關之下,也計較不了太多。兩日之間,除了深受聖宮大恩的十宗三十二派與幻劍門代表之外,已有不少武林奇士,彙聚不周山下,求見聖宮軍師,請他代為轉達願擁立聖宮之主為武林皇帝之意。
大聖賢者親自下山,代為傳達聖宮主不願稱帝之意,勸眾人離去。隻是眾人已有共識,哪裏肯離去?到了第三日,派遣代表前來的宗門已有十五宗門四十八派,再加上各方人士,已有數千人眾。大聖賢者眼看時機已至,遂一麵暗中傳音天軒,讓他適時前來,一麵向眾人說道:“眾人心意,吾深有同感,然聖宮主堅辭不允,吾等亦是無法。還請眾人散去吧。”
幻劍門主左丘對天軒敬重之情與別人更是不同,聞言登時頗為激動,大聲道:“天兆乃是神域旨意,命聖宮主為武林共主,我等豈能不尊?而今又邪帝將出,天下惶惶,前來眾人,也早已將聖宮主視為武林之主、救命福星。聖宮主即不應天,又不順應人心,隻是一味謙讓,又將我等置於何地呢?”
左丘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也頗令人動容。話音剛落,隻見空中金光閃耀,七彩雲生,聖宮之主巍然降臨,至高無上的王者之氣令人難以直視。
天軒正色道:“眾人一片美意,本座生受。然而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既有氤氳山仙帝在,我有何立場即位為帝?”
左丘躬身道:“天意不可違,民心不可逆,幻劍門上下恭請聖宮主即位武林皇帝!”說著竟自跪了下來。眾人見狀,猶疑片刻,也都跪了下來,齊聲道:“恭請宮主即位!”
天軒驚道:“眾人怎可如此?快快請起!”左丘堅聲說道:“宮主不肯答應,我等長跪不起!”天軒道:“你們這又是何苦?”
大聖賢者也跪地道:“順天應人,乃是我等本分。逆天不詳,不順應人心,更則危矣。如今邪帝將出,天下惶惶,人皆以不能享生為苦。眾人以主公為主,實為與主公共抗邪帝。主公堅辭不受,豈非是不肯為眾人出頭嗎?如此作為,豈不寒了天下眾人之心?
聖宮眾人,自吾以下,之所以豁命跟隨主公,所為者便是欲以一身所學,匡濟天下。主公堅持不允,眾人不知主公是另有所慮,隻道主公竟無以天下為己任之心,當此為難之時,隻欲獨善其身。故而已皆有怨心,多有離意,如此下去,聖宮亦必將亡矣!”
天軒聞言驚道:“當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