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賢一回到辦公室,就看到顧科長的半邊臉陰沉很,雖然隻是半張臉,但張小賢心想顧科長又挨批了?隻要顧科長的臉陰沉下來,那大都數都是因為挨批的緣故。張小賢知道,雖然廠裏最近出了這麼多辣手的事情,但顧科長也沒有表現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但是隻要他的臉一沉下來,絕對就是受批評了,一般還都是何廠長來批的。張小賢感覺這次顧科長受批評應該還是蠻厲害的,因為他一直站在窗前抽煙,地上散落著好幾個煙頭。連辦公室來個人都沒有感覺到。一個搪瓷杯掉在桌子底下,張小賢彎腰撿了起來,看到搪瓷被子上的油漆掉了不少,而且杯子上麵有著明顯的“跌破”痕跡。張小賢知道搪瓷杯是被用力的摔下來的,而摔它的人必定顧科長了。這還是自己第一次見到顧科長這樣,張小賢心想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張小賢上前喊了一聲顧科長,顧軍才緩過神來,顧科長看到張小賢回來,顧科長收起陰沉的麵容笑嘻嘻的說道:“回來了,小張”。張小賢說道:“是的,顧科長”。顧科長說道:“王大海的事情有沒有是新的發現”。張小賢想把調查老王頭的事情跟顧科長講一下的,但現在還有一件事十分辣手的事情得必須跟顧科長彙報。張小賢說道:“顧科長,我今天食堂聽到有人議論小王“複活”的事情”。張小賢為了不讓食堂老師傅有什麼不必要的麻煩,張小賢並沒有提出是老師傅的言語。顧科長一聽到這個事情,當時就覺得自己的大腦被一道閃電擊擊中,頓時間就暈乎乎的。當初為了“全民大練兵”的事情,所以暫時把這個事情壓一壓。當時知曉這件事的人就是我和張小賢、還有老穀。話說我們都知道這件事要是傳出去會有產生多大的嚴重後果,所以我們當時幾個就差發毒誓了,怎麼可能有還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的存在?顧科長嚴肅的問張小賢是否還認識在食堂說的那些人?張小賢告訴顧科長不認識。顧科長點燃了一根煙,吸了一口說道:“小張,你趕緊好好的想一想,把那幾個人大概的輪廓想出來,我們去一個一個排查”。張小賢說道:“顧科長,就算我想起來知道是誰說的,如果我們要是調查起來,那小王“複活”的事情就會很快的不脛而走,我想到時候廠裏可定會引起恐慌”。顧科長聽的出張小賢說的有幾分道理,冒然調查這件事,引起恐慌不說,說不定還會有什麼帽子扣在我的頭上。顧科長說道:“那你覺得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張小賢說道:“依我看,這個消息不可能是我們幾個人泄露出去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否是那個小李”?顧科長覺得張小賢的想法跟自己一樣,不可能有第三個人知道。唯一的可能性也就是那個小李把這件事情說出去的?但顧科長認為可能性不大,道理很簡單,穀科長把他送到鄉下肯定是交代了小李一番,如果小李說了,他也知道這件事的後果,工作丟了說,說不定還會惹上不少麻煩。孰輕孰重的道理那個小李肯定明白。顧科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張小賢。張小賢說道:“小李是不會說,會不會小李把這個事情告訴他的父母,萬一是他的父母流傳出來的呢?”顧科長說道:“這個可能性不大,你是不知道光明縣這個地方的民風,這裏的人要是有什麼事情對自家裏人有著及其的不利,打死他們也不會說的。”張小賢覺得這應該不算什麼民風,其實就是一種親情,不會出大義滅親的事情來。張小賢說道:“顧科長,雖然這樣,我覺得我們還是得排除一下這可能性”。顧科長表示讚同。張小賢認為,如果真是小李傳出來,那麼就要查查他是否有意。不過張小賢最擔心的是如果不是小李傳出來的,那麼這個事情到底是誰說出來的。難道小王的事情還有其他人知道?或者是還真的隔牆有耳?張小賢突然想到食堂的老師傅說自己見到過,難道說這個小王又回來了?張小賢心裏一沉,覺得張小大事不妙,關鍵是我們還無從以對。張小賢又想到,如果這個所謂的小王真回來了,那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期回來,偏偏這個時期是我們正在努力調查王大海的時候,難道說這個小王是故意現身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思緒又重新回到他的身上,這樣的話,王大海的事情就會慢慢的掩蓋過去。張小賢現在也不能百分百確認食堂的老師傅說的話就是對的,但是覺得這個老師傅應該不會騙我吧。張小賢提議小王這件事我們還是放一放?顧科長及其的不理解。張小賢告訴顧科長我們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根本也調查不了這件事情的真偽,所以隻能走一步算一步,時刻保持警惕性就好了。顧科長覺得張小賢說的有些道理,於是便同意了張小賢的所提出的意見。張小賢像顧科長打聽老王頭的事情,顧科長那是說的十分的帶勁,因為顧科長的思緒又回到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