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不謀而合(1 / 2)

“你哪裏是什麼和尚,能掐會算,當道士得了,走,去你的禪房說話。”彙海和尚被榆強推著,腳下一打滑,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住持方丈的架子也端不住了,改了口說:

“榆強,你這一大早就綁架老納是何道理?”榆強也不答話,拉扯著彙海和尚離開正殿,上了“望京樓”。

望京樓北依峭壁,麵南而建,三楹、高三層,五架梁歇的屋頂,一層麵南設卷棚,二層檻窗橫陳,三層四周圍以檻窗;明間後簷內柱築有木屏板,上懸已故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望京樓”三字匾。

一層三百餘平方,現為紫雲寺寺委會辦公室;二層是彙海和尚的禪房、寮舍兼辦公室,三層為“藏經閣”。

“望京樓”的前方是沈陽市方向。因為古代沈陽市被稱為盛京,所以此處起名望京樓。其實,按照榆強的想法,這兒應該改為:“望沈樓”才是,但是古名已定,彙海和尚斷不肯改。

彙海和尚的禪房外間是一個約五十平方米暄現代化辦公室:東牆一排全是書櫥;北牆懸掛著一幅範增的七尺中堂:達摩麵壁圖;

中堂兩邊是已故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抄錄的一幅乾隆的楹聯,上聯是:遼沈奇觀別開清淨地。下聯是:江山靜對遠契妙花天;

房間的北部是一組大班台,擺放著電腦、傳真機等辦公設備,南部是一台櫃機空調,和一組紅木座椅、茶幾,茶幾上擺放的是一套功夫茶具。

西牆是一幅高勒山全景航拍圖,座椅背靠的南牆懸掛的一個橫幅錄得一首五言絕句“旬歲隔兩界,僧俗皆皮囊;月華清如許,相知毋相忘”落款是“拐子居士”。

進了禪房,知客僧泡好清茶端到榆強手裏,識趣地退出房間,彙海和尚掩上門,落座以後問道:“說吧,貧僧洗耳恭聽。”

榆強抿了一口茶水,開門見山:“和尚,你老實說,你這輩子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阿彌陀佛,彙海和尚號聲佛說:

“那還用問嗎?我最大的心願是弘法,具體些就是擘劃重修紫雲寺。翻修藏經樓、觀音殿、天王殿、禪堂、廉欽堂、大雄寶殿,重塑了天王堂和大殿佛像。

“經過五年到十年的整修,將紫雲寺修建的殿宇高聳,佛像輝煌,環境幽美,重現了千年古刹的豐采,並進入全國一線名刹古寺的序列。”

榆強問:“要實現你的規劃,你需要多少投資?”

彙海和尚說:“剔除物價上漲因素,每年至少需要六百萬到八百萬資金。”

榆強又問:“每年市財政給你的運營維修撥款是多少,你一年大概有多少香火收入?”

彙海和尚對榆強一點都不避諱:“兩項加一起約五百多萬,除去各項日常開支,可支配資金不到三百萬。”

榆強握住彙海和尚的手說:“現在機會來了,我能幫你實現這個宏大的願景。”

彙海和尚問:“你怎麼幫我?”

榆強抑製不住興奮說:“我的老朋友董北從團省委又回到了青陽市,擔任代市長,成了我們的父母官,在他的搗鼓下,市財政拿出五千萬,注冊成立了‘青陽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專事高勒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我的死黨,市委書記太子、市政府秘書長徐烈任董事長,我被任命為總經理。

“計劃以此為平台,一年內,把注冊資本擴展到兩個億,公司完成增資擴股後,我還將麵向金融部門發行十個億以上的企業債。

“這些錢我計劃至少拿出一點五個億投放在紫雲寺的宣傳、營銷和修建上,也就是說,未來五年,不算滾動效應,以靜態計,投資公司每年對紫雲寺的各項投資不會低於一千萬,能填飽你的胃口嗎?”

彙海和尚看榆強麵色潮紅,伸手去摸他的額頭,疑惑地問:“你沒有發燒吧?一大早跑來拿老和尚開心取樂呢?”

“去,去,去”榆強撥開和尚的手說:“我是拿這種事情開心取樂的人嗎?昨天晚上董北已經找我談過話了,任職文件這兩天就會下發。

“我跑來找你,就是想和你商議出一個程序,如何盡快把紫雲寺陵園這個項目正式啟動起來。”

榆強不像是開玩笑,彙海和尚激動起來,喉結蠕動,嘴角微微抽搐,為了掩飾自己的情緒,他起身在房間裏踱來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