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貧窮落後的張公廟(2 / 2)

“譚大哥,接下來我們恐怕得走路爬山了,車輛已經沒辦法再走了。”楊紫萱的臉上露出了一抹難為情,眼神也有些躲閃起來。

隻不過,譚菊秋卻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一般,因為,他能理解楊紫萱先前為什麼要騙自己。

她無非就是擔心自己害怕道路的艱辛,從而會打退堂鼓,一想到這裏,譚菊秋又不禁笑了笑。

“沒事,不就是走點山路嘛,你一個女孩子都能走,我就不信我走不了。”

說著,譚菊秋又看了青狼一眼,示意他把車裏的醫療藥品帶著,青狼也二話不說就將醫療藥品扛到了肩膀上。

“譚大哥,這裏的孩子們能遇到你們這樣的好人,是他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楊紫萱滿臉激動的說道,緊接著,她便率先沿著崎嶇的山路,往大山深處走去。

不得不說,這座山海拔約摸有兩千米左右,不過真正要爬起來,最少也有好幾公裏的路程。

好在山上有一條並不算顯眼的小路,應該是張公廟的村民開辟出來的,也是他們通往外麵世界的必經之路。

大家咬緊牙關一起往山上走去,這個時候,譚菊秋心裏又不禁暗暗慶幸起來,幸好今天帶了青狼來,要不然,這路還真不好走啊。

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青狼不僅將一大包醫療藥品扛了下來,甚至,他還把芳芳抱到了懷裏。

直到這一刻,譚菊秋更是暗暗佩服起身旁的這個小女人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女人,以前從沒吃過什麼苦。

可來到這鳥不拉屎的偏僻小山村後,她不僅克服了各種困難,還要努力撫養一大群孩子,這等毅力和決心,又如何能不讓人驚歎?

一個小時後,譚菊秋等人費勁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張公廟的村口處,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樸的寺廟。

寺廟是一個不足二十平米的小石屋,任憑風吹雨打不知多少年了,依舊傲然挺立在村口處。

在小石屋的最上方,“張公廟”三個大字蒼勁有力,隻不過,它不是書法,而是用利器雕琢而成的,估計這也是村子名稱的來源。

不得不說,這地方當真是山路十八彎,如果你沒有走到道路拐彎處的盡頭,你絕對想不到彎道後的道路,又會延伸向哪個方向。

繼續往前麵走了一會兒後,譚菊秋終於發現了不少錯落有致的房屋。

不得不說,房屋都是用厚實的木板所建,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當然,木房子在現代的大城市裏也能見到,不過那都是土豪花重金所建,用來裝逼或者體會山野生活用的。

而這裏的木房子卻是就地取材,很明顯,他們這裏就算有錢,也很難搞來磚瓦,更何況,這裏的人還沒錢。

也正因如此,他們隻能就地取材,用山上的樹木來建房子,以便能有一個容身之所。

在所有房屋的中間處,有一塊並不算寬敞的空地,而空地的上空,一麵鮮紅的五星紅旗正在迎風獵獵作響,似乎是在歡迎譚菊秋等人的到來一般。

楊紫萱一心記掛著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進了村後,她也顧不得介紹,就徑直領著譚菊秋他們往學校走去。

一路上,偶爾會遇到一兩個村民,當得知譚菊秋是楊紫萱請來的醫生後,大家都興奮的滿臉通紅。

很明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竟然還真的有醫生願意到張公廟來為孩子看病。

不多時,譚菊秋等人便來到了學校門口,隻不過,僅僅隻是匆匆一瞥,大家心裏立時就變得很不是滋味了。

因為,在大家的身前,是一排木房子,除去一間教室和一間廚房,剩下的應該就是孩子們住的地方了。

這樣的地方與其說是學校,倒還不如說是一個難民集中營。

一看到這裏,譚菊秋又忽然想起了楊紫萱昨天說的那句話,“你隻要到了那裏,就什麼能都明白了。”

而這一刻,譚菊秋也終於體會到了楊紫萱那句話中的意思。

就在譚菊秋的思想百轉千回的時候,楊紫萱卻突然衝著宿舍方向大喊了一聲,“秦校長,朱老師,你們在嗎?”

“楊老師,是你回來了嗎?是不是芳芳的病已經好了啊?”宿舍裏傳來了一聲回應,緊接著,又是一道聲音響起。

“你們先午睡一下,你們的楊老師回來了,我去給她做點吃的。”

很明顯,這話是對宿舍裏的小孩子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