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八思維”的指導下,規模很大的企業被管理得有條不紊,那些重點經營要務在傾斜性管理中得到突出處理,起到了有效發揮帶動企業整體性經營全麵發展的“龍頭”性作用。
在運用“二八思維”方麵,通用電氣公司也走在了前麵。通用電氣公司把獎勵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獎勵製度使員工們工作得更快、也更出色,它的獎勵是那些完成了高難度工作指標的員工。
諾基亞公司高層也信奉“二八思維”,它們為最優秀的20%的員工設計出一條梯形的獎勵曲線、規劃出其相應的成長道路。
摩托羅拉公司內部也有相應的規定,公司高管層有這樣一個雷打不動的看法:在100名員工中,前麵25名是好的,後麵25名差一些,應該做好兩頭人的工作。對於後25名,公司不放棄也不拋棄,而是要給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對於表現好的(前25名),要設法保持他們的激情。
許多人喜歡“腳踩兩隻船”,更多人期望“魚和熊掌均可兼得”,這樣的理念與做法,勢必稀釋企業資源,分散管理層精力,導致企業戰線漫長,元氣耗傷。
傳統的智慧教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那樣做風險太大。可是“二八思維”卻要你謹慎地選定一個籃子,將你所有的雞蛋都放進去,然後像老鷹那樣集中力量死死盯緊它。
抓住了“20%”,牽住了“牛鼻子”,你就能取得經營的成功。80/20原理對我們的自身發展也有著重要啟示。我們要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在瑣事上,要抓主要矛盾。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的人,就能活得輕鬆。所以,有沒有“二八思維”這是富人和窮人之間一個很明顯的差別。記住,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效益的關鍵20%的方麵,這20%的方麵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
一些跨國公司的老板,他們無疑是富有的人,而且他們的生活看上去是那麼的輕鬆、優雅,他們之所以活得輕鬆,很重要的一方麵就是因為“二八思維”的功勞。有了二八思維也許並不能成為一個富人,但一個沒有二八思維的富人,不會是一個真正的富人,或者說,不會是一個輕鬆悠閑的富人。
(十三)不圖報思維:心胸放寬,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不圖報的心態,是布施行為的必要補充。我們在布施的時候,越是不帶有目的,就越可能得到大的回報。往往在布施的背後,越是藏有貪念,就越是沒有任何收獲。這就教會我們,施恩不圖報,不是一種做給人看的行為,而是一種真心真意的善行,是一種真正富有的人才有的高度。而往往,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善心總會有善報。
不圖報定律是布施定律的補充。正如一句古話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做人一定要拋開自私,不能心中隻有一個自己,應該從別人那裏求得有益的幫助,開啟自己的心智。作為對社會的回報,我們應該幫助別人,這是公平的規則。你布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你越是不指望回報,你將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大。“投之以木瓜,報之以桃李”。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偶然的事情將會決定你的未來命運,但前提是你必須助人和受助。
一天王先生開車趕著去會見重要客戶,路上看到一位老先生的汽車爆胎了。王先生因為趕時間不想管,但又覺得必須管,於是停下車幫他換輪胎。王先生把輪胎換好了,老先生給王先生一筆錢表示感謝,王先生婉拒了老人家並且祝他一路好運。